百词典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28 13:26:14

诗句

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

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

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

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26:14

原文展示:

秋日怀幔亭先生二首 其一
作者: 陈维崧

百二山河极望残,一门群从尽南冠。
谁怜鹦鹉笼中语,大有琵琶塞上弹。
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
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感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个人处境的感慨。
“百二山河极望残”,形容山河壮丽但已是残败的景象;“一门群从尽南冠”,指的是门前的朋友都已离去,只剩下自己孤单一人。
“谁怜鹦鹉笼中语”,指没有人关心自己孤独的言语;“大有琵琶塞上弹”,是指那遥远的塞外仍有人在弹琵琶,传递着愁苦。
“寂寞金鸡双阙迥”,描绘了孤独的宫阙;“飘零石马七陵寒”,意指历史沉淀中,石马的凋零与寒冷。
最后两句“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表明自己在夜晚宿于昭阳殿,疑似西宫的月影映在心中,表现了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

注释:

  • 百二:指的是百余,形容数量多,暗指辽阔的山河。
  • 南冠:古代士人的帽子,象征地位与身份,意指朋友的离去。
  • 鹦鹉: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无奈。
  • 琵琶:乐器,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 金鸡:古代宫阙的象征,象征权力与孤独。
  • 昭阳殿:古代宫殿中的一处,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 西宫:指的是后宫,暗指女性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5-1710),字景星,号云岑,福建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词曲,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身处的环境使他对历史和个人命运产生深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首句“百二山河极望残”开篇便以壮丽的山河引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壮阔。诗人似乎对当下的环境感到失落,感叹“群从尽南冠”,不仅是对朋友的怀念,也是对自己身份的反思。

“鹦鹉笼中语”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仿佛自己像笼中的鹦鹉一样,被困在孤立的空间中,无法自由表达内心的感受。而“塞上弹”的琵琶声,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悲凉与文化的传承,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后半部分“寂寞金鸡双阙迥”与“飘零石马七陵寒”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金鸡与石马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暗示了权力与时间的无情。在“锒铛夜宿昭阳殿,疑作西宫月影看”中,诗人以夜宿昭阳殿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惆怅,西宫月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女性情感的柔情与哀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孤独的深思,是一首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二山河极望残:描绘辽阔的山河,但透出一种残败的感觉,暗示历史的沧桑与变化。
  2. 一门群从尽南冠:朋友的离去使诗人感到孤独,南冠象征着士人的身份与地位。
  3. 谁怜鹦鹉笼中语:鹦鹉笼中的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孤独。
  4. 大有琵琶塞上弹:塞外的琵琶声传递着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悲凉。
  5. 寂寞金鸡双阙迥:金鸡与双阙意象交织,表现出孤独与权力的对立。
  6. 飘零石马七陵寒:石马的凋零与寒冷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无情。
  7. 锒铛夜宿昭阳殿:夜宿昭阳殿,表现出一种孤寂与对往昔的怀念。
  8. 疑作西宫月影看:月影让人联想到后宫的孤独与思念,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寂寞金鸡双阙迥,飘零石马七陵寒”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鹦鹉笼中语比喻诗人的孤独处境。
  • 意象:使用了金鸡、石马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与历史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个人处境的感慨,展现了孤独、失落及对往昔的怀念,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国家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
  • 南冠:象征身份与地位,反映朋友的离去。
  • 鹦鹉:表现孤独与无奈,象征被困的心情。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金鸡:象征宫阙与权力的孤独。
  • 石马:历史的象征,暗示沉淀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二山河”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历史的沧桑
    • C. 朋友的离去
    • D. 个人的孤独
  2. “一门群从尽南冠”中“南冠”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离去
    • B. 士人的身份
    • C. 孤独的心情
    • D. 过往的回忆
  3. 诗中最后一句“疑作西宫月影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历史的怀念
    • B. 对孤独的接受
    • C. 对女性的思念
    • D.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的《秋夕》同样充满了对秋天的思考与感慨。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现了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但李白的诗更具豪放与洒脱,而陈维崧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收录了许多清代诗人的作品,供读者参考。
  • 《诗词鉴赏指南》:提供深入的诗词分析与鉴赏技巧,适合想要深入了解古诗词的读者。

相关查询

大雅·凫鹥 大雅·既醉 行苇 大雅·生民 大雅·文王有声 下武 大雅·灵台 皇矣 大雅·思齐 大雅·旱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包含阁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口角流涎 小字头的字 上年 期待 热烘烘 包含拙的成语 包含涉的成语 汗不敢出 名隐 砭庸针俗 弭盗安民 穴宝盖的字 仪饰 鬲字旁的字 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