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0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01:20
世无仙则已,有必属斯人。
丹熟将分友,云游每念亲。
小窗时读易,静室夜修真。
符篆皆馀事,题诗亦出尘。
如果世上没有仙人,那就罢了;如果有,那必定是指这个人。
丹药已经成熟,可以与朋友分享;我在云游时,总是想念亲人。
在小窗下,我时常读《易经》,在静室里,我夜晚修炼真理。
符篆(符咒)皆是多余的事情,题写诗篇也是超凡脱俗的表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希夷,号梦阮,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为人刚直,才华出众,曾在多个职位上任职。其诗风豪放,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和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内心对平静生活及友人的思念愈发深重。诗中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和亲人的思念。开篇的“世无仙则已,有必属斯人”直接点出主题,强调在世俗中寻求超脱的重要性,诗人将自己与理想中的“仙人”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接着,诗中提到“丹熟将分友”,表明了他愿意与朋友分享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人际关系的温暖。
“小窗时读易,静室夜修真”则描绘了诗人安静的修行生活,体现了他在纷繁世事中的内心追求与宁静。最后一句“符篆皆馀事,题诗亦出尘”更是将诗人对世俗事物的淡然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感,形成了一种清新而隽永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友人和亲人的思念。诗中强调了精神上的追求比世俗的名利更为重要,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出尘”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熟”指的是什么?
A. 友情
B. 修炼成果
C. 读书
诗人在小窗下读什么书?
A. 《道德经》
B. 《易经》
C. 《诗经》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友情
B. 超脱世俗
C. 亲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与陶渊明的诗作,刘克庄更强调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超凡生活的追求,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世界。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方式各有特色,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更为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