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2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22:00
白菊三首
作者:司空图
不疑陶令是狂生,
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
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
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
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
白菊堆边鬓似霜。
益算更希沾上药,
今朝第七十重阳。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不怀疑陶渊明是个狂放不羁的人,他写作的风格仿佛是有着深情厚意。相比之下,江南的隐士虽然隐居,却终究无法逃避“诗魔”的困扰,最终只能背负着孤独的名声。自古以来,诗人往往难以获得显赫的荣耀,逃避名声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诗中表达忧虑时,仍应谨慎自持,不要在诗中抒发不满的情绪。站在高处的景象让人羡慕年轻的时光,而我在白菊花堆旁,白发渐生。希望能借助药物的帮助,今天正是重阳佳节,我已年满七十。
司空图(约837年-908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号“无尽”,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书法艺术闻名。他的诗歌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人生哲学。
《白菊三首》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助白菊花的意象,表达对人生、岁月和诗歌创作的思考。在七十岁之际,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个人的孤独,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创作的执着。
《白菊三首》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陶渊明,象征着一种洒脱和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诗人从自古以来的诗人难以显荣这一观点出发,表现了对名声的淡漠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身年事已高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接受。他在白菊堆旁感受到的是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轮回。重阳节的到来,既是对长寿的庆祝,也是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在感情上有着一种洒脱而又沉重的对比,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围绕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对人生的反省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传达出诗人对名声的淡泊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
陶渊明被称为什么样的人?
A. 狂生
B. 隐士
C. 诗魔
D. 书法家
诗中提到的重阳节象征什么?
A. 庆祝丰收
B. 长寿与岁月的流逝
C. 诗人的荣华富贵
D. 隐士的生活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渴望获得名声
B. 逃避名声无所谓
C. 追求名声与财富
D. 不在乎个人名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