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1:08
原文展示:
苔
徐夤 〔唐代〕
印留麋鹿野禽踪,岩壁渔矶几处逢。
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
石桥羽客遗前迹,陈阁才人没旧容。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麋鹿和野禽的足迹印在野地上,岩壁和渔矶在几处地方相遇。金谷园的早晨,花影重重;章华台的春天,柳荫浓密。石桥上,道士留下了前人的足迹;陈阁中,才子失去了旧时的容颜。回家后,扫除台阶下的苔藓,残留的绿色一层又一层。
注释:
字词注释:
- 印留:留下印迹。
- 麋鹿:一种鹿类动物。
- 野禽:野生的鸟类。
- 岩壁:山岩的壁面。
- 渔矶:渔人捕鱼的石矶。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著名的园林。
- 晓凝:早晨凝结。
- 花影重:花影重重,形容花木茂盛。
- 章华:指章华台,古代著名的建筑。
- 春映:春天映照。
- 柳阴浓:柳树的阴影浓密。
- 石桥:石造的桥。
- 羽客:指道士。
- 遗前迹:留下前人的足迹。
- 陈阁:指陈旧的楼阁。
- 才人:有才华的人。
- 没旧容:失去了旧时的容颜。
- 归去:回家。
- 扫除:打扫。
- 阶砌:台阶。
- 藓痕:苔藓的痕迹。
- 残绿:残留的绿色。
-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
典故解析:
- 金谷晓凝花影重:金谷园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园林,此处用以形容早晨花木茂盛的景象。
- 章华春映柳阴浓:章华台是古代著名的建筑,此处用以形容春天柳树浓密的阴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深刻认识。诗中“印留麋鹿野禽踪”和“岩壁渔矶几处逢”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金谷晓凝花影重”和“章华春映柳阴浓”则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增添了诗的历史厚重感。最后两句“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印留麋鹿野禽踪:描绘自然中的动物足迹,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岩壁渔矶几处逢:通过描绘岩壁和渔矶,增添了诗的自然气息。
- 金谷晓凝花影重:通过对金谷园的描绘,展现了早晨花木茂盛的景象。
- 章华春映柳阴浓:通过对章华台的描绘,展现了春天柳树浓密的阴影。
- 石桥羽客遗前迹:描绘道士留下的足迹,增添了诗的历史感。
- 陈阁才人没旧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 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通过对苔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谷晓凝花影重”中的“花影重”比喻花木茂盛。
- 拟人:如“章华春映柳阴浓”中的“春映”拟人化春天。
- 对仗:如“金谷晓凝花影重,章华春映柳阴浓”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麋鹿野禽踪:自然中的动物足迹,展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岩壁渔矶:自然景物,增添了诗的自然气息。
- 金谷晓凝花影重:历史遗迹,展现了早晨花木茂盛的景象。
- 章华春映柳阴浓:历史遗迹,展现了春天柳树浓密的阴影。
- 石桥羽客遗前迹:历史遗迹,增添了诗的历史感。
- 陈阁才人没旧容: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 藓痕残绿一重重: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金谷晓凝花影重”中的“金谷”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著名的园林
B. 古代著名的建筑
C. 古代著名的山谷
D. 古代著名的河流
答案:A
-
诗中“章华春映柳阴浓”中的“章华”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著名的园林
B. 古代著名的建筑
C. 古代著名的山谷
D. 古代著名的河流
答案:B
-
诗中“归去扫除阶砌下,藓痕残绿一重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D. 对历史遗迹的怀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徐夤的《苔》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
- 徐夤的《苔》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