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7:23
作者: 熊正笏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松竹依然覆短墙,
疏篱土锉旧风光。
时平莫问逃秦路,
岁俭还余辟谷方。
万卷诗书销岁月,
百年经济付耕桑。
隆中谁解吟梁父,
秋水蒹葭正淼茫。
松树和竹子依然遮蔽着矮墙,
稀疏的篱笆和土砖显示着往日的风光。
在安定的时代,不必再问逃避秦朝的历史,
在节俭的岁月里,仍然可以留存辟谷的生活。
万卷诗书消磨了岁月,
百年的经济全都归于耕作和桑田。
隆中谁能理解吟唱梁父的情怀,
秋水和蒹葭的景象浩渺而渺茫。
熊正笏,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象为题材,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此诗写于清代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即将迁居旧村,怀念曾经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对自然与诗书生活的向往。
《过旧村将移居》是熊正笏在即将离开故乡之际写下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迁居生活的思考。全诗开头两句描绘了村庄的自然景观,松竹依然,显示出时光的流逝与古老的积淀,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思考时局与生活的哲理,"时平莫问逃秦路",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安宁生活的珍惜。岁月节俭,辟谷方的提法则强调了节约与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物质富足的时代也要保持内心的淡泊。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文化的追忆与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隆中谁解吟梁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感慨。这首诗在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未来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辟谷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食方式
B. 一种隐士生活方式
C. 一种农业技术
D. 一种文人游戏
“时平莫问逃秦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忘却
B. 珍惜
C. 改变
D. 追忆
诗中“隆中谁解吟梁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乡愁
B. 隐士生活
C. 文人情怀
D. 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