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旧村将移居》

时间: 2025-04-25 22:37:23

诗句

松竹依然覆短墙,疏篱土锉旧风光。

时平莫问逃秦路,岁俭还余辟谷方。

万卷诗书销岁月,百年经济付耕桑。

隆中谁解吟《梁父》,秋水蒹葭正淼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7:23

过旧村将移居

作者: 熊正笏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松竹依然覆短墙,
疏篱土锉旧风光。
时平莫问逃秦路,
岁俭还余辟谷方。
万卷诗书销岁月,
百年经济付耕桑。
隆中谁解吟梁父,
秋水蒹葭正淼茫。


白话文翻译:

松树和竹子依然遮蔽着矮墙,
稀疏的篱笆和土砖显示着往日的风光。
在安定的时代,不必再问逃避秦朝的历史,
在节俭的岁月里,仍然可以留存辟谷的生活。
万卷诗书消磨了岁月,
百年的经济全都归于耕作和桑田。
隆中谁能理解吟唱梁父的情怀,
秋水和蒹葭的景象浩渺而渺茫。


注释:

  • 松竹: 松树与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 短墙: 矮墙,指代旧村的围墙。
  • 疏篱: 稀疏的篱笆,暗示村庄的衰败与荒凉。
  • 逃秦路: 指历史上逃避秦朝压迫的艰难之路。
  • 辟谷方: 辟谷指的是一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常用于隐士。
  • 万卷诗书: 形容学识渊博。
  • 耕桑: 指农耕和养蚕,代表传统的生活方式。
  • 隆中: 指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象征高人。
  • 梁父: 指《诗经》中的《梁父吟》,意在表达对古代诗歌的向往。
  • 秋水蒹葭: 描述水边芦苇的景象,象征自然的幽美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正笏,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象为题材,表达隐逸生活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即将迁居旧村,怀念曾经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对自然与诗书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旧村将移居》是熊正笏在即将离开故乡之际写下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出一种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和对未来迁居生活的思考。全诗开头两句描绘了村庄的自然景观,松竹依然,显示出时光的流逝与古老的积淀,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惆怅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思考时局与生活的哲理,"时平莫问逃秦路",反映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安宁生活的珍惜。岁月节俭,辟谷方的提法则强调了节约与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物质富足的时代也要保持内心的淡泊。

最后几句则通过对文化的追忆与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隆中谁解吟梁父",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古代文人情怀的感慨。这首诗在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竹依然覆短墙: 通过松竹的生长描绘旧村的韵味,表现出时光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
  2. 疏篱土锉旧风光: 旧时的篱笆和土砖映衬出村庄的衰败,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
  3. 时平莫问逃秦路: 在安定的时代,不必再提及历史的苦难,表达了对和平的珍惜。
  4. 岁俭还余辟谷方: 节俭的生活方式仍然存在,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5. 万卷诗书销岁月: 读书写诗已成为消磨时光的方式,表现出学识的价值。
  6. 百年经济付耕桑: 生活的根基在于耕作与养蚕,反映了传统的农耕文化。
  7. 隆中谁解吟梁父: 质疑理解古代高人情怀的人少,显露出诗人的孤独感。
  8. 秋水蒹葭正淼茫: 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渺茫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万卷诗书”与“百年经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诗中松竹、疏篱、秋水、蒹葭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自然景观。

主题思想:

全诗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未来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平静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松竹: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短墙: 代表着村庄的历史与沧桑,暗示着生活的变迁。
  • 秋水蒹葭: 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无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辟谷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食方式
    B. 一种隐士生活方式
    C. 一种农业技术
    D. 一种文人游戏

  2. “时平莫问逃秦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什么态度? A. 忘却
    B. 珍惜
    C. 改变
    D. 追忆

  3. 诗中“隆中谁解吟梁父”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乡愁
    B. 隐士生活
    C. 文人情怀
    D. 自然景象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乡村四月》韦应物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 《乡村四月》: 描绘农村的自然美,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登高》: 通过高处的视角,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悼古 夏夜宴明月湖 邻相反行 贫女吟 元日田家 九日曲池游眺 狼烟 杂曲歌辞。何满子 嘉陵江 上吏部崔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避坑落井 私字儿的字 一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崇开头的成语 内讳 主书 包含刘的词语有哪些 湫湫 长傲饰非 至字旁的字 高举远去 蔓草难除 千伶百俐 刮视听 无情无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