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9
凉风起日暮,木叶莽萧萧。
高馆一镫悄,故乡千里遥。
虫声寒古壁,蝶梦醒残宵。
明月不知处,离愁空酒浇。
凉风在黄昏时起,树叶在风中飘落,发出沙沙的声音。
高高的旅馆里只点着一盏孤灯,故乡在千里之外显得格外遥远。
虫鸣声在古老的墙壁上回荡,梦中的蝴蝶在残夜中苏醒。
明月不知道在哪里,孤独的离愁只能用酒来浇灌。
本诗通过描绘旅馆中的孤独与凄凉,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中“明月不知处”暗示月亮的无情与游子的孤独感,表达了离别的沉重情感。
作者介绍:方镛,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旅途中,诗人身处异乡,面对落日黄昏,思乡之情愈加浓厚,体现出游子在异地的孤独与思念。
《旅馆不寐》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凄凉的氛围。诗的开头“凉风起日暮,木叶莽萧萧”便让人感受到黄昏的宁静与凄凉。随着夜幕降临,诗人目睹旅馆中的孤灯,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思念,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诗人将虫声与蝶梦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的喧嚣,又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一句“明月不知处,离愁空酒浇”更是将离愁化为酒,展现一种无奈的情感宣泄。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象的描摹,又有深厚的情感渲染,体现了方镛对游子心境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高馆一镫悄”中的“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盏灯
C. 一种建筑
D. 一种饮品
“明月不知处”中,明月的“无知”是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忧愁
D. 希望
诗中虫声与蝶梦的结合主要反映了什么?
A. 自然的和谐
B. 生命的美好
C. 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D. 旅途的快乐
答案:1-B,2-B,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