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塞上曲》

时间: 2025-05-02 18:54:34

诗句

八月秋高塞草斑,将军千骑猎前山。

弯弓不射南飞雁,恐有征人附信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4:34

塞上曲

原文展示:

八月秋高塞草斑,将军千骑猎前山。
弯弓不射南飞雁,恐有征人附信还。

白话文翻译:

八月的秋天,天空高远,塞外的草色斑斑点点;将军带着千骑马正在前山猎猎。
他拉起弓,却不射南飞的大雁,担心有征战的士兵附带信件返回。

注释:

  • 八月:农历八月,正值秋季。
  • 秋高:指秋天天空晴朗高远。
  • 塞草斑:塞外的草色斑驳,形容草色的变化。
  • 将军千骑:将军带着千名骑兵。
  • 猎前山:在前山进行狩猎。
  • 弯弓不射:拉起弓箭但不发射。
  • 南飞雁:南飞的雁,通常象征着迁徙和离别。
  • 征人附信还:征战的士兵带着信件回来,表达对归家的思念。

典故解析:

  • “将军”一词常用于古代军事,将领的象征。
  • “南飞雁”通常寓意着思乡之情,古诗中常用作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施敬,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边塞之景与征战之情。
  • 创作背景:在明代,国家面临外敌入侵,士兵常常出征,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对战士的关怀与思念。

诗歌鉴赏:

《塞上曲》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首联描绘了一个秋高气爽的塞外场景,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也为后文的紧张氛围奠定了背景。将军带着千骑猎猎,既是对战士豪情的展现,也隐含着一种对战争的无奈与忧虑。诗人通过“弯弓不射南飞雁”,表达出将军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本可以享受狩猎的乐趣,却因心中惦念战事而无法放下手中的弓箭。这种情感的冲突使得整首诗在豪放中透着一丝忧伤,既有对壮丽边塞的赞美,也有对征人归来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展现出明代士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壮丽的秋季景色,给人以清新、高远的感受。
    • 次句强调将军的威武,千骑的壮观场面。
    • 第三句通过“弯弓不射”引出将军的内心挣扎,表现出他对战争的忧虑。
    • 最后一句则表现出对故乡和战士归来的期待与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使得整首诗音韵和谐。
    • 象征:南飞雁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离别与归乡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将军在狩猎与思念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战士归来的期盼,展现出一种壮丽与哀愁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秋高:象征着无边的辽阔与清明。
    • 将军与骑兵:代表着战争的力量与威严。
    • 南飞雁:象征着思乡与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八月秋高”是描述哪个季节的特点?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将军为何不射南飞的雁?

    • A. 因为没有箭
    • B. 担心有征人附信还
    • C. 因为不喜欢打猎
    • D. 因为雁太远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而《塞上曲》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战争的思考与对归人的期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晦日宴游 宿法华寺 送李端(一作卢纶诗) 答刘长卿蛇浦桥月下重送 送舍弟 送桃岩成上人归本寺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 送房元直赴北京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拨云雾见青天 害咎 大锅饭 下马冯妇 曲池 肀字旁的字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石烈 鸟字旁的字 破瓦 龙跃云津 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越名 捶胸顿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