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家大人携客山行集忍草庵时谢守夔之命已八年矣忧时感事情见乎辞率赋四诗以记 其二》

时间: 2025-07-26 13:36:20

诗句

选胜不在远,一峰生众幽。

泉声缘涧合,石势蹴云浮。

逸兴纵横发,清言次第酬。

杞天时欲堕,那得暂销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3:36:20

原文展示:

选胜不在远,一峰生众幽。
泉声缘涧合,石势蹴云浮。
逸兴纵横发,清言次第酬。
杞天时欲堕,那得暂销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山行中所感受到的情趣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诗意可理解为:游览的美景并不在于远方,眼前的一座山峰就能带来宁静的幽深。溪水的声音与山涧相呼应,石头的形势在云间起伏。灵感如潮水般涌现,清新的话语也随之而来。然而,天时欲堕,忧愁却难以驱散。

注释:

  • 选胜:选择胜景的意思。
  • :幽深、宁静的意思。
  • 缘涧合:泉水的声音与山涧相连。
  • 蹴云浮:形容石头在云间浮动的景象。
  • 逸兴:指兴致和情感的释放。
  • 杞天:指天时,杞国的天象,常用以表达人们对天命的感慨。
  • 销愁:消除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枢(公元约1555年-约1620年),明代诗人、书法家,以诗词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色,常蕴含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友人游山时,八年的忧虑与感慨反映了他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对人生、时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意象鲜明,表现出作者在山行时的独特感受与哲思。诗的开头通过“选胜不在远”引发读者思考,强调欣赏美景并不一定要到遥远之地,眼前的山峰同样可以提供宁静与幽深的体验。接着,泉水和石头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泉声与石势形成了动态的画面,作者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逸兴纵横发”一句,表现了作者在此刻灵感涌现、情感释放的状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然而,最后一句“杞天时欲堕,那得暂销愁”则让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发生转折,突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尽管身处美景之中,现实的忧愁依然难以消散,暗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强调美景的亲近性。
    • 第二联描绘自然景象的细腻与动感。
    • 第三联抒发诗人心中的灵感与愉悦。
    • 第四联则引入忧虑,形成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心情相结合,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泉声缘涧合,石势蹴云浮”,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灵感与愉悦的同时,也对生活中的忧愁与时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展现了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意象分析:

  • 山峰:象征着宁静与幽深,代表着内心的平和。
  • 泉水与石头:象征自然的和谐美,寓意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愁绪:代表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忧虑,形成了与自然美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选胜不在远”是指: A. 美景在远方
    B. 美景也在身边
    C. 只选择远方的美景
    D. 只选择近处的美景

  2. “逸兴纵横发”中的“逸兴”指: A. 逸乐的情绪
    B. 逸趣的灵感
    C. 逸散的忧愁
    D. 逸出的身影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顾枢的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顾枢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感受,王维则更为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顾枢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与正仲子堂君英举酒于篆畦璋万二侄男庭 九日敏求与侄璋九万载酒荪墅邀予与胡山甫潘 九日雨中作 九日偕沈濬之饮天长寺昌上人所 九日登絓月兰若忆郑二宣 九日忆菊坡 九日次定国韵 九日题菊 九日巴丘登高 九日宴集懋社十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字旁的字 一发破的 江河日下 包含即的成语 臂钏 雨打风吹 風字旁的字 車字旁的字 饷宴 冻饿 胼胝手足 夏虫朝菌 鬥字旁的字 影从云集 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屏声静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