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石瑶林帅干见贺》

时间: 2025-05-06 02:18:39

诗句

溪头风浪起虚传,宽大遭逢台阃贤。

见说囊城鞭卫士,清朝曾恕范忠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9

原文展示:

溪头风浪起虚传,宽大遭逢台阃贤。
见说囊城鞭卫士,清朝曾恕范忠宣。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风浪翻涌,传递着虚假的消息;
宽大之地偶遇台阃的贤士。
听说囊城的卫士被鞭策,
清朝曾经对范忠宣表示宽恕。

注释:

  1. 溪头:溪水边,指的是自然环境。
  2. 风浪起:风浪翻涌,象征动荡或不安。
  3. 虚传:虚假的传闻或消息。
  4. 宽大:宽广的地方,形容环境或人。
  5. 台阃:指的是台地上的贵人,或高位官员。
  6. 囊城:指一个城市的名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7. 鞭卫士:比喻对士兵的严厉要求或惩罚。
  8. 清朝:指中国的清朝时期。
  9. 范忠宣:历史人物,范仲淹之子,以忠诚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事变迁,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是应石瑶林的邀请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赞誉。诗中提及的“宽大遭逢”可能暗示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溪边的风浪作为开头,运用了自然景象来映射人世间的动荡与虚假。诗人以“虚传”两字,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混乱,暗示着谣言的传播与人心的不安。接着提到的“宽大遭逢台阃贤”,给人以一种遇贤士的希望,似乎在期盼在动荡中能够得到明主的辅佐。最后一联则通过历史故事的引入,将范忠宣的宽恕之德与现实中的困境进行对比,反映出诗人在社会动荡中对历史的回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言的对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邃的思想情感。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诗人传达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溪头风浪起虚传:溪边的风浪翻涌,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局势,虚假的消息在流传,反映出政治环境的复杂。

  • 宽大遭逢台阃贤:宽广的地方遇到了贤明的官员,暗示在乱世之中仍然有得到明主的希望。

  • 见说囊城鞭卫士:听说囊城的卫士被鞭策,描绘出当时士兵的艰难境遇,意味着对士兵的压迫与不公。

  • 清朝曾恕范忠宣:提到清朝对范忠宣的宽恕,展现出历史人物的宽厚之德,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溪头风浪”来比喻社会动荡。
  • 对仗:如“宽大遭逢”和“清朝曾恕”均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溪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变幻的局势,历史人物则象征着理想与德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描写的是自然与历史的结合,深层则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渴望贤能之士出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头:自然环境的象征,代表着流动与变动。
  • 风浪:动荡与不安的象征。
  • :象征着理想的人才与政治的光明前景。
  • 卫士:象征着军队与国家的安全。
  • 范忠宣:代表历史人物的忠诚与宽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宽大”指的是: A. 宽广的地方
    B. 大海
    C. 高山
    D. 城市

  2. “清朝曾恕范忠宣”中的“恕”意为: A. 忍耐
    B. 宽恕
    C. 责备
    D. 赞美

  3. 本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D. 对战争的歌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情感的结合。
  • 《登高》王之涣:对国家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陈著的《次韵石瑶林帅干见贺》与李白的《将进酒》都在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前者更侧重于历史与社会的评析,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忆王孙 跟青凤瓶梅十四首后 忆王孙 忆王孙 忆王孙 秋夜 忆王孙八首 其八 忆王孙八首 其七 忆王孙•春闺 忆王孙 渔者 忆王孙 山居 忆王孙 泛舟华岩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如刀锯 你追我赶 风雪交加 鬯字旁的字 恶札 负老提幼 津津乐道 谱次 不吝指教 人字头的字 包含犯的成语 评述 三框儿的字 齲字旁的字 五禅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