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9:52
过梅坞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此老胸襟玉雪清,
逃禅画里著茅亭。
个般雅淡须吾辈,
俗子何曾有半星。
这位老人的胸怀如玉雪般洁净,
他在禅意的画中栖息于茅亭。
这种优雅淡泊的气质应该属于我们这些人,
而那些世俗之人又怎能拥有半点这样的光彩呢?
此诗可能蕴含了道教和佛教的隐逸思想,强调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隐士生活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常常与自然、艺术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雪渔,宋代人,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过梅坞》写于一个梅花盛开的地方,诗人通过对老人的描绘,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以及对世俗之人的批评,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过梅坞》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理想的古诗,诗中通过对一位老人的描绘,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高雅。诗的开头“此老胸襟玉雪清”便直接点出老人的品德,象征着纯洁与高尚。接着,诗人描绘老人“逃禅画里著茅亭”的场景,既展现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个般雅淡须吾辈,俗子何曾有半星”则是对世俗之人的反思。诗人认为,真正的雅致和淡泊是属于有追求、有理想的人,而那些追名逐利的俗子又怎能理解这种境界。这种强烈的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使得诗歌的哲理性更为深刻。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史弥宁通过对梅坞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超然的境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发。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批判。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高洁,而不是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
“此老胸襟玉雪清”中的“胸襟”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逃禅”指的是什么?
“俗子”在诗中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