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20
读千岩续藁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诗歌内容:
诗老毫端别有春,
岩前草木也精神。
锦囊留得灵犀在,
辟尽人间俗子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诗歌和自然的深刻感受。诗人认为,老诗人在笔端中蕴含着春天的气息,岩石前的草木也充满生机。诗人将自己的灵感和智慧储存在锦囊之中,这样就可以避开人间的浮华与尘世的俗气。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与诗歌的独特理解,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诗老毫端别有春”便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魅力和生机,暗指古诗中的智慧和情感如春天般蓬勃。其次“岩前草木也精神”则以自然界的草木比拟诗歌的生动,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文学之间的深刻共鸣。后两句“锦囊留得灵犀在,辟尽人间俗子尘”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意图和内心的追求,强调了诗歌的高洁与灵性的价值,远离世俗的纷扰。这种对比手法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毫端”指的是什么?
“锦囊留得灵犀在”中的“灵犀”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辟尽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弥宁的《读千岩续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