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14
不才只全老林丘,也玷班行也典州。
惭愧一家都饱暖,君恩海样若为酬。
我这个无能之人,只能在老林丘中度过余生,
即使在班行和典州也同样无法自拔。
我为自己一家能过上温饱的日子而感到惭愧,
如此浩瀚的君恩,我该如何来回报呢?
史弥宁,字君复,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工整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人情,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荷恩堂》创作于宋代,诗人生活的时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对于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愈加深刻。诗中表达了对自身无能的自谦和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
这首《荷恩堂》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能的自谦和对社会的惭愧之情。开头两句,诗人以“不才”自谦,描绘了自己在老林丘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一种对世俗成功的放弃和对个人局限的认知。这里的“老林丘”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置,更是心灵的归宿,象征着诗人对于尘世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提及“班行”和“典州”,表达了即使在文人聚集的地方,他仍然无法自我认同,显示出一种对社会地位的无奈和对才华的自我否定。
最后两句,诗人对“一家都饱暖”的感慨,反映了他对家庭幸福的珍视,但也因其自知无能而感到惭愧。他意识到自己承受着来自于君主的厚恩,而这份恩泽如同“海样”般浩瀚无边,使得他倍感回报之难。这不仅表现了对恩泽的感激,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处境的反思,深入探讨了人与社会、与恩情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主题围绕个人的无能与社会的恩惠展开,表现出对自身局限的反思与对社会的责任感。诗人虽然身处温饱之中,但依然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愧,展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面貌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诗人自称“不才”,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谦
B. 自豪
C. 无奈
D. 骄傲
“君恩海样”中的“海样”比喻了什么?
A. 广博的君恩
B. 深邃的思考
C. 无边的孤独
D. 努力的结果
诗中提到的“老林丘”最可能代表什么?
A. 城市
B. 乡村
C. 隐居生活
D. 战场
答案:
通过以上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荷恩堂》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