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8:59
早春咏二首
作者: 王畛〔明代〕
蹁跹先春雀,风暖喧晴檐。
惊人鲜得食,阚阶无停瞻。
不趋太仓中,小腹恣属厌。
高秋寒露下,大水须深潜。
春天刚刚来临,鸟儿在空中轻快地飞舞,温暖的风吹拂着晴朗的屋檐。
惊动了人们,鸟儿们在寻找新鲜的食物,站在台阶上不停地张望。
它们不需要回到粮仓,肚子里已经饱满,显得有些厌倦。
到了深秋,寒露降临,大水也必须深深地潜藏。
王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愚,号白云山人,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和人情著称。其作品常体现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
这首诗作于早春之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鸟类的活动,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出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
王畛的《早春咏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早春的气息。首联中的“蹁跹先春雀,风暖喧晴檐”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鸟儿的欢快,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来临。鸟儿在阳光下嬉戏,呼应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紧接着“惊人鲜得食,阚阶无停瞻”,则将视角转向人们的观察,仿佛我们也被春天的生机所吸引,目光随着鸟儿的飞舞而移动。诗中传递出的不仅是春天的气息,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后半部分通过“不趋太仓中,小腹恣属厌”,描绘了鸟儿不再依赖粮仓,似乎是已经饱餐一顿,反映出自然界的富饶。最后一句“高秋寒露下,大水须深潜”则引入了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轮回,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描写早春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哲学,承载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太仓”是什么意思?
“蹁跹先春雀”中的“蹁跹”用来形容什么?
本诗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