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04
宝纛留行殿,肩舆到上方。
明楼通御气,神道仰重光。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
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时,殿前宝纛飘扬,皇帝的肩舆缓缓驶向高处。明亮的楼阁传递着皇家的气息,神道上仰望着重重的光辉。柳树轻拂着千条翠绿的枝条,花香四溢,令人陶醉。随着天色渐明,回到皇宫的鼓乐声传入云中,显得悠扬而绵长。
作者介绍:许彬,唐朝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历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明节,表达了对逝去的帝王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以及当时社会对皇权的重视。
许彬的《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是一首极富情感与意象的诗作。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皇帝的出行与祭祀场景,后四句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音乐的结合,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从意象上看,诗中运用了“宝纛”、“肩舆”、“明楼”、“神道”等词汇,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庄重。而“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则通过生动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清明节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与逝去的思考。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古代帝王的怀念与尊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鼓吹入云长”,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悠扬的乐声仿佛穿越了云层,进一步强调了清明节的庄重与肃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敬仰和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清明节的深刻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宝纛”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皇权
C. 自然
D. 和平
“肩舆到上方”中的“肩舆”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交通工具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崇敬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