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

时间: 2025-08-03 04:25:37

诗句

放逐非多罪,江湖偶不回。

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

叠巘晴舒障,寒川暗动雷。

谁能续高兴,醉死一千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4:25:37

原文展示: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
作者: 许彬 〔唐代〕

放逐非多罪,江湖偶不回。
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
叠巘晴舒障,寒川暗动雷。
谁能续高兴,醉死一千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无奈。他认为自己被放逐并不是因为罪行多,只是偶尔与江湖失去联系。在深居简出的环境中,虽然有许多美好的话语,但自己是否能够有所成就呢?面对重重山峦的美丽,寒冷的山川也像是隐隐发出雷声。谁能继续这样的高兴呢?只能沉醉于酒中,醉死在千杯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放逐:被流放,远离故土。
  • 江湖:水域和乡间的统称,常用来指代游荡不定的生活。
  • 深居:深居简出,形容人隐居在深山或乡村。
  • 济代:指帮助时代,暗指有才之人。
  • 叠巘:重叠的山峰。
  • :指屏障,这里形容山的景色如屏风般美丽。
  • 寒川:寒冷的河流。
  • 谁能续高兴:谁能继续保持这种快乐的情绪。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李翰林”可能指的是李白或李贺,二人都是著名的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尊称为“翰林”。
  • “醉死一千杯”表达了一种极端的沉醉状态,可能指代酒文化中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彬,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产生于诗人被放逐或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自我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开篇以“放逐非多罪”自辩,表达了自己并不认为被流放是因为不堪之罪,而是偶然的遭遇。接着,诗人转向描绘庐山的美丽,叠巘、寒川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变化。最后,诗人以“醉死一千杯”收尾,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这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逐非多罪:指出自己的放逐并非因为罪行累累,暗示心中的冤屈。
  • 江湖偶不回:表达对外界生活的失落与无奈。
  • 深居应有谓:在深山中生活,应有很多美好的期望,但这些期望是否能实现呢?
  • 济代岂无才:感叹自己是否能为时代做出贡献。
  • 叠巘晴舒障:描绘庐山的美丽,山峦重叠如屏风般。
  • 寒川暗动雷:寒冷的河流如同在低声咆哮,暗示着自然的力量。
  • 谁能续高兴:提出疑问,谁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快乐?
  • 醉死一千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借酒浇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叠巘晴舒障”,将山比作屏风,形象生动。
  • 对仗:如“放逐非多罪,江湖偶不回”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自我感受的结合,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叠巘: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坚韧。
  • 寒川:代表着生命中的冷漠与艰难。
  • 千杯:象征着沉醉与逃避现实的极端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放逐非多罪”是指什么?

    • A. 自己的罪行
    • B. 被冤屈
    • C. 对外界的失落
  2. “叠巘晴舒障”中的“叠巘”指的是?

    • A. 山峦重叠
    • B. 湖水波澜
    • C. 田野广阔
  3. “醉死一千杯”表达的是?

    • A. 对酒的热爱
    • B. 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
    • C.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许彬的《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许彬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恬淡的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独居 题琵琶亭 诗一首 送聂剡县兼呈沈越州 滕王阁诗 滕王阁感怀 滕王阁感怀 减字木兰花·春情 清平乐·留春不住 清平乐·春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牙字旁的字 拘士 包含靓的词语有哪些 得全要领 瓦字旁的字 行不副言 反文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剑态箫心 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庄的词语有哪些 解语花 水字旁的字 宝贵 负刍之祸 进退惟咎 析律舞文 星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