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汉南怀友人》

时间: 2025-04-22 16:12:03

诗句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12:03

原文展示

汉南怀友人
作者: 许彬 〔唐代〕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身处西方又回到东方,何必再计较这次相逢。梦中已尽是吴越的水,心中对湘汉钟声的怨恨更深。积云散去,前方的路才得以通达,晨曦中的雪山叠加在前面的山峰。谁能知道这不是旧日的情景,怜惜你我之间的突然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此身:指自己,身处的地方。
  • 西复东:意指身在西方又归于东方,表现了作者的漂泊与无奈。
  • 梦尽:梦已经结束,暗示着对过去的怀念。
  • 吴越水:指吴地和越地的水,象征着江南的美丽与哀愁。
  • 恨深:心中的怨恨更为深重。
  • 湘汉钟:湘水与汉水的钟声,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 积云:指聚集的云,象征着前路的障碍。
  • 曙雪:晨曦中的雪,表现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美。
  • 叠前峰:层叠的前山峰,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 怜君:对朋友的怜惜与关心。

典故解析

  • 吴越:古代的两个地方,象征着江南的美丽与人文。
  • 湘汉:湘水与汉水,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达乡愁与离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彬,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变迁频繁,诗人可能因离别或旅途而生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漂泊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汉南怀友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的“此身西复东”即体现了作者的漂泊与无根,既有对人生道路的感叹,也暗含对友人相逢的珍惜。诗中“梦尽吴越水”一句,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吴越水波荡漾,隐喻着作者心中细腻而又绵长的情感。

“恨深湘汉钟”则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怨恨与悲伤。湘水与汉水的钟声,让人倍感思乡之情,仿佛是对友人音容笑貌的无尽怀念。接下来的“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则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光明,虽然生活道路上有云雾缭绕,但一旦云开日出,前方依旧是美好的景象。

最后一联“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再一次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尽管时光荏苒,但对友人的思念始终未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身西复东:身在西方又归于东方,暗示作者的漂泊与无奈。
  2. 何计此相逢:不必再去计较这次相遇,表达了对命运安排的无奈。
  3. 梦尽吴越水:梦中尽是江南的水,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4. 恨深湘汉钟:对湘汉的钟声充满怨恨,表达对离别的痛苦。
  5. 积云开去路:障碍消散,前方的路才得以通达。
  6. 曙雪叠前峰:晨光中的雪与重叠的山峰,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7. 谁即知非旧:谁能知道这不是以前的情景,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8. 怜君忽见容:怜惜朋友突然的相见,表达对友人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尽吴越水”,用水象征过往的情感。
  • 对仗:如“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的“积云”、“曙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的美感和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境遇的感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东: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吴越水:表达对故乡的怀念,象征着温暖而又美好的回忆。
  • 湘汉钟: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表现出内心的苦楚。
  • 积云与曙雪:代表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与希望,象征着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复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归乡的喜悦
    B. 漂泊与无奈
    C. 对未来的憧憬

  2. “梦尽吴越水”中,吴越水象征着什么? A. 友谊的深厚
    B. 对故乡的怀念
    C. 时间的流逝

  3. “谁即知非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景的赞美。
  • 李白的《静夜思》: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对比许彬的《汉南怀友人》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许彬更偏向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孤独的反思与自我安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经典唐诗选集,适合了解唐代诗人及其作品。
  • 《诗经》:了解古代诗歌的源流与发展。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对古代诗词的深度分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长平古战场永录尸骨坑记感 飞奴行 岁时书事 其六 余在京师三兄在武昌以诗奉寄 次韵永仁见赠 二十二日雨 其一 青口驿遇乡僧介公同登三祖山望灊皖天柱诸峰 西园十咏 其二 方玉池 广州荔支词 其三十八 去岁尝以纸被竹简遗刘致中后为大水所漂致中有诗以二绝句答之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久久不忘 谦恭仁厚 金字旁的字 心比天高 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播弄是非 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追观 鼻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心豽 敖不可长 鼠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漂零蓬断 劳勉 捷报频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