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江月(送客石_·亭)》

时间: 2025-05-01 19:41:16

诗句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

几回临水送将归。

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舟横几度涟漪。

绿秧深处惊于飞。

愈觉田园有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41:16

原文展示:

西江月(送客石_·亭)
作者: 李洪 (宋代)

渺渺长汀远壑,
萧萧雨叶风枝。
几回临水送将归,
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
舟横几度涟漪。
绿秧深处惊于飞,
愈觉田园有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或黄昏时分,诗人在长长的河岸与远处的山谷之间,目送朋友离去的情景。雨滴在树叶上轻轻落下,伴随着风的声音,令人感到一丝忧伤。诗人几次在水边送别朋友,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憔悴。门前高山翠绿滴落着雨水,船只在水面上漂荡,荡起阵阵涟漪。在那绿色稻秧深处,惊起了飞鸟,诗人愈发感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与滋味。

注释:

  • 渺渺: 形容遥远而模糊的样子。
  • 长汀: 指长长的河岸。
  • : 深谷,山间的沟壑。
  • 萧萧: 形容雨声或风声微弱的样子。
  • 憔悴: 形容因忧伤而显得憔悴。
  • 滴翠: 形容绿色的植物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鲜艳。
  • 涟漪: 水面上因风或物体而产生的波纹。
  • 绿秧: 指稻秧,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典故解析:

这首诗的送别主题在古代诗词中颇为常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送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古代文人常借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形成了“以景托情”的艺术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正值雨季,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反映送别时的感伤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古人对送别情境的深刻感受。诗开篇便以“渺渺长汀远壑”描绘出一幅空灵的山水画面,给人以遥远而宁静的感觉。雨声与风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让人不禁联想到离别时的孤独与惆怅。

“几回临水送将归,客里暗添憔悴”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与心痛。通过“憔悴”一词,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门前的翠峰与水中的涟漪,象征着田园生活的恬淡与美好。尤其是“绿秧深处惊于飞”,不仅描绘了田园的生机,也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渺渺长汀远壑: 描绘了河岸与深谷的遥远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2. 萧萧雨叶风枝: 表达了雨声与风声,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情感。
  3. 几回临水送将归: 直接提到送别的情景,反复的送别让诗人愈加感到离愁。
  4. 客里暗添憔悴: 通过“憔悴”一词,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5. 门枕数峰滴翠: 描绘门前的翠绿山峰,象征自然的美好。
  6. 舟横几度涟漪: 描述船在水面上荡起涟漪,象征生活的波动。
  7. 绿秧深处惊于飞: 田间的鸟儿因惊飞而起,展现了生机。
  8. 愈觉田园有味: 诗人在观察中愈发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秧深处惊于飞”,通过鸟儿的惊飞比喻生机。
  • 拟人: “雨叶风枝”,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友人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汀: 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旷远。
  • 雨叶: 代表着忧伤与思念。
  • 翠峰: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涟漪: 表现生活的波动与变化。
  • 绿秧: 代表着丰收的希望与田园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渺渺”形容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A. 山峰
    B. 河岸
    C. 雨滴
    D. 风声

  2. “几回临水送将归”中的“送”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无奈
    C. 忧伤
    D. 愤怒

  3. 整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秋天的枯叶
    B. 春天的生机
    C. 雨中的离别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 - 王士祯 与李洪的《西江月》都表达了送别的情感,但王士祯的诗更注重离别的悲壮,而李洪则通过自然描写渲染了离别的惆怅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相关查询

百媚娘(双调) 醉垂鞭(钱塘送祖择之·般涉调) 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 梦仙乡(双调)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更漏子(般涉调) 客至 登楼 长恨歌 送王处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尢字旁的字 疋字旁的字 南昌起义 三怨成府 立身扬名 土包子 寖微 天昏地暗 包含帛的成语 包含腰的词语有哪些 手足无措 赤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浅隘 降薄 洗雪逋负 風字旁的字 包含枸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