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0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06:42
《送王处士》 ——白居易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王家门口难道没有酒吗?侯家门口难道没有肉吗?
可是主人地位高贵且傲慢,招待客人的礼遇却不足。
那些追随尘埃而拜的人,朝夕忙碌着,辛劳不已。
王生却独自拂衣而去,远远高举如云中的鸿雁。
宁愿归隐于白云之外,饮水卧于空谷之中。
无法随众人而行,低头敛手,沉默不语。
在门口与我告别,留下酒让我为你留宿。
快去吧,去采薇的人,终南山正值春绿之际。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关注民生疾苦,倡导诗歌应服务于社会。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王处士的告别时刻。王处士可能是选择归隐生活的文人,白居易对此表示理解与赞赏,同时也对世俗权贵的生活表示批判。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厌倦。
《送王处士》是一首体现白居易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诗的开头以“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开篇,直接指出权贵之家虽然物质丰盈,但却缺乏真正的礼遇与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虚伪。接着,白居易通过对比,展现出王处士的高洁与独立,借助“独拂衣”与“遐举如云鹄”的意象,表达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逃避。
全诗中,白居易不仅对王处士的选择表示赞同,而且对世俗生活的浮华表示了深深的厌倦。诗的最后两句“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则隐含着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美好憧憬。终南山在古代文人中是隐士的象征,正值春绿的时节,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白居易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门和侯门的区别在于什么?
A. 酒和肉的多寡
B. 主人的态度
C. 地理位置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物质的渴望
C. 对朋友的思念
“好去采薇人”中采薇象征什么?
A. 努力工作
B. 隐逸生活
C. 社交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