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成》

时间: 2025-04-27 20:17:40

诗句

芙蕖带露满池开,金井梧桐点翠苔。

无限云山刚过眼,碧纱窗外燕双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40

原文展示:

芙蕖带露满池开,金井梧桐点翠苔。
无限云山刚过眼,碧纱窗外燕双来。

白话文翻译:

池塘里的荷花带着露珠盛开,金井旁的梧桐树映衬着翠绿的苔藓。
眼前的云山刚刚掠过,碧纱窗外,成双的燕子飞来。

注释:

  • 芙蕖:指荷花,常象征纯洁和美好。
  • 金井:金色的井,可能指代古代贵族的居所或名门大院。
  • 梧桐:一种树木,常与凤凰等神话故事相关,寓意高洁。
  • 翠苔:指青翠的苔藓,形容环境的幽静美丽。
  • 云山:指远处的云雾缭绕的山峦,象征着自然的壮美。
  • 碧纱窗:用青绿色的纱窗,增强了诗意的清幽感。
  • 燕双来:双燕飞来,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祥淑,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擅长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作者在诗中描绘了夏日池塘的宁静美景,反映出其对自然的热爱及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典雅、清新的自然场景。开头两句通过描写荷花和梧桐,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静的氛围,荷花的露珠映衬出清晨的生气,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而金井旁的梧桐则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远景,描绘了无限的云山,给人一种遥远而广阔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最后一句的双燕飞来,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与希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芙蕖带露满池开:描绘荷花盛开的场景,露珠点缀其中,象征生命的活力。
    2. 金井梧桐点翠苔:金井旁的梧桐树映衬着绿苔,表现出幽静的美。
    3. 无限云山刚过眼:远处的云与山交织,给人一种瞬息万变的感觉。
    4. 碧纱窗外燕双来:双燕飞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芙蕖带露”,以露珠比喻生命的清新。
    • 对仗:如“金井梧桐点翠苔”,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闲适与淡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芙蕖:象征纯洁与美好,常与爱情相联。
  • 金井:代表富贵与安宁,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环境。
  • 燕子:象征春天和美好的情感,寓意着团圆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芙蕖”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D. 兰花

  2. 诗的意境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A. 自然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战争的残酷
    D. 人际的冷漠

  3. 诗中的“碧纱窗外燕双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期待与幸福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孔祥淑的这首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孔的诗意境清新,李的诗则更显沉重与思念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酬袭美苦雨四声重寄三十二句。平入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入声 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美。平去声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 井上桐 水国诗(以下杂体诗) 翠碧 漉酒巾 偶作 答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术悐 业债 豆字旁的字 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肉私情 弃屣 辰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不复堪命 服牛乘马 祸迫眉睫 凉叶 包含巢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迭床架屋 破灭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