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5: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5:13
倦寻芳
作者: 王士禄
红殷绿浅,几许风光,撋做春昼。
宛转重门,掩映红闺如绣。
正芳时,成间阻,罗衫浥泪千重透。
最难堪,是茶闲篆冷,梦回时候。
漫凝立闉阇隔断,不似雕栏,还近纤手。
漱尽香醪,难与清愁相斗。
残月疏钟人断后,几番挨过还如旧。
教愁颜,共风边,新杨同瘦。
在这个春天的午后,红色的花朵娇艳,绿色的草地清新,仿佛是春天的美景。那扇重重的门宛转而立,映衬着如同绣花般精致的红色闺房。正值花香四溢的时节,却被阻隔在门外,细薄的罗衫沾湿了泪水,千重的思念透过衣衫流出。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闲茶冷饮间,梦中回忆的时光已然逝去。我默默地站在门口,隔着重重的障碍,心中感到无比的孤独,不似那雕刻的栏杆,更近乎纤细的手指。尽管我已漱尽了那香醪,可是与清愁相对抗却依旧困难。残月孤零,钟声稀疏,人在断肠之后,几度的忍耐仍如旧时。让愁苦的面容,与风中的新杨一同消瘦。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中的意象和情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人生苦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士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细腻的描写风格,常用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倦寻芳》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人通过春日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反映了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倦寻芳》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红殷绿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宛转重门”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封闭与隔绝。随着诗作的推进,从初见的美好到后来的孤寂,诗人用“罗衫浥泪千重透”深刻地表现了思念与忧愁的交织。
“最难堪,是茶闲篆冷,梦回时候”,这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无所事事与对过去的怀念。诗人在茶水凉了的瞬间,似乎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去。最后几句,“教愁颜,共风边,新杨同瘦”,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象征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与复杂的内心情感交织,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于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苦乐的思考,尤其是对失去的怀念与对孤独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红殷绿浅”中,“红殷”指的是:
A. 颜色鲜艳的花朵
B. 秋天的枯黄
C. 冬天的白雪
诗中提到的“罗衫”是指:
A. 一种厚重的衣物
B. 轻薄的衣物
C. 装饰华丽的服饰
“茶闲篆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孤独与怀念
C. 兴奋与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倦寻芳》和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苦乐的思考,但王士禄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的动荡与家国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