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25
倦寻芳(闺思)
作者:潘汾(宋代)
兽钚半掩,鸳甃无尘,庭院潇洒。
树色沉沉,春尽燕娇莺姹。
梦草池塘青渐满,海棠轩槛红相亚。
听箫声,记秦楼夜约,彩鸾齐跨。
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
旋剪灯花,两点翠眉谁画。
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
恨疏狂,待归来碎揉花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房中思念情人的情景。她的庭院清幽,半掩的兽钚和无尘的鸳甃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树影沉沉,春天已尽,燕子和黄莺也渐渐消失。梦中池塘的水逐渐满盈,海棠花在轩窗外绽放。她倾听箫声,想起了在秦楼的夜晚的约定,心中思念如潮。时间悄然流逝,银箭般的岁月催促着她,何处才能享受欢乐,心中仍牵挂着那骄傲的马。她轻轻剪下灯花,心中不禁思索,那两点翠眉究竟是谁画的。香烛已灭,她羞怯地回到空荡荡的帐子里,月光依旧高挂在重重的帘幕下。她心中怨恨那种轻狂的日子,期待着情人归来,打碎这寂寞的花瓣。
潘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风格细腻、婉约,常借景抒情,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倦寻芳》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女性对于爱情和生活的细腻感受,展现了她们在情感上的深邃与复杂。
《倦寻芳(闺思)》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庭院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思念与孤独。开篇的“兽钚半掩,鸳甃无尘”,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幽静谧的环境,象征着女子的内心世界。接下来的“树色沉沉,春尽燕娇莺姹”,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随着诗歌的深入,女子的思念愈发明显。她在“听箫声,记秦楼夜约”中回忆与情人的约定,箫声如泣,令她心潮澎湃。诗中“渐迤逦更催银箭,何处贪欢,犹系骄马”一句,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女子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女性在爱情中复杂的心理状态,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最后两句“香灭羞回空帐里,月高犹在重帘下”,将孤独与期待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传达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秦楼”是指什么地方?
A. 酒楼
B. 歌妓聚集的地方
C. 学校
答案:B
“香灭羞回空帐里”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香水
B. 香烛
C. 香花
答案:B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