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6: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6:24
原文展示:
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睡起阑干凝思处,漫数尽旭鸦栖暝。知月下莺黄,云边蛾绿,为谁低整。曾倩。雁传鹊报,心期千定。奈柳絮浮云,桃花流水,长是参差不并。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肠断句,枉费丹青,漠漠水遥烟迥。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池塘映着暗绿,渐渐地,点点翠钿在明镜般的湖面上闪烁。想象着白昼漫长,珠帘低垂,人在金屋中闲适,不时倚着妆台照看自己的影子。睡醒后,倚着栏杆陷入深思,漫不经心地数着旭日下的乌鸦归巢。知道月下的黄莺,云边的绿蛾,为何要低垂整理。曾经托雁传信,鹊报佳音,心中的期望千真万确。无奈柳絮随风飘散,桃花随水流去,总是参差不齐,不能并行。不要怨恨春天的离去,不要忧愁柘树的老去,蚕已经经历了三次睡眠,即将苏醒。那令人心碎的句子,白费了画家的丹青,远远的水面上烟雾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宋代),字子固,号虚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午后,诗人在野塘边沉思,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野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沉思和感慨。诗中“野塘暗碧,渐点点翠钿明镜”描绘了湖面的宁静和美丽,而“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时倚妆台照影”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省。诗中的自然景物如“柳絮浮云,桃花流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无常,而“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蚕已三眠将醒”则表达了对变化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透露出一种闲适和自省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变化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野塘暗碧”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野外的池塘映着暗绿色 B. 野外的池塘映着明亮的绿色 C. 野外的池塘映着暗红色 D. 野外的池塘映着明亮的红色 答案:A
诗中“想昼永珠帘,人闲金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闲适 C. 焦虑 D. 悲伤 答案:B
诗中“柳絮浮云,桃花流水”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无常 C. 稳定 D. 宁静 答案:B
诗中“莫怨春归,莫愁柘老”表达了什么态度? A. 怨恨 B. 忧愁 C. 接受 D. 拒绝 答案:C
诗中“肠断句,枉费丹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