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3:22
缭绕宫墙围禁林,半开阊阖晓沈沈。
天晴更觉南山近,月出方知西掖深。
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
自嫌野物将何用,土木形骸麋鹿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宫墙围绕的禁林,清晨时分,阊阖门半开,显得格外沉静。天晴的日子里,南山显得更加近了;夜晚月亮升起,才意识到西边的掖庭深邃无比。诗人面对诗句感到惭愧,年老后看着镜子,愧疚于自己的华丽发簪。自觉身为野生之物,又能有什么用处,内心却如同麋鹿般孤独。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作品涵盖了社会、人生、爱情等多种主题,风格多样,尤以《琵琶行》和《长恨歌》最为人知。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时值他身处官位之际,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中书寓直》是一首充满反思与感慨的诗作,白居易通过对宫墙、南山和月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了他在繁华背后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中“天晴更觉南山近,月出方知西掖深”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观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在“病对词头惭彩笔,老看镜面愧华簪”中,诗人将病痛与衰老结合,流露出对以往青春与才华的悔恨与自责。最后两句自我贬低,表达了他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对社会身份的反思,令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复杂与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挣扎,深具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封闭的宫廷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老年生活的感悟和对青春的怀念,展现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惭彩笔”的意思是?
A. 感到自豪
B. 感到惭愧
C. 感到痛苦
D. 感到快乐
诗中“南山”象征着什么?
A. 孤独
B. 自然美
C. 遥远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中书寓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自省,后者则强调对兄弟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厚。白居易的诗较为平易近人,而杜甫的则更显沉重与忧虑。两者共同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