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29
蓬莱宫中悬艾虎,舟满龙池竞箫鼓。
千官晓缀紫宸班,拜向彤墀贺重午。
大官角黍菰蒲香,彩绳万缕云霞光。
天恩敕赐下丹陛,琼筵侑以黄金觞。
东南米价高如玉,江淮饿莩千家哭。
官河戍卒十万艘,总向天厨挽飞粟。
君门大嚼心岂安,谁能持此回凋残。
小臣自愧悠悠者,救时无术真素餐。
在蓬莱宫中悬挂着艾草和老虎,船只在龙池上竞相吟奏箫鼓。
千官们在清晨装点紫宸殿,拜向彤墀贺喜端午。
大官们享用着香气扑鼻的角黍和菰蒲,彩绳缠绕,仿佛云霞般绚丽。
天恩赐下的丹陛,琼筵上盛满了黄金的酒杯。
东南的米价如同白玉般高昂,江淮一带却有千家因饥饿而哭泣。
官河的戍卒有十万艘,都是向天厨请求飞来的粮食。
君门的大吃大嚼,心里怎能安宁,谁能持有这样的盛宴而不感到凋残?
小臣自愧于那些悠闲的人,想救时却无能为力,真是白白吃饭。
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的盛景和对比社会的艰难,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开头以神话般的蓬莱宫与龙池营造出节日的欢快氛围,接着转入官员的盛大庆典,表现出权力与奢华。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将目光投向了底层民众的困境,揭示了节日的背后是一种深深的社会不平等。诗末“小臣自愧”的反思,表现出诗人的无奈与愧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是揭示节日的欢庆与民众的苦难之间的矛盾,反映社会不平等和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
诗词测试:
端午节时悬挂的草是什么?
A. 茅草
B. 艾草
C. 香草
D. 竹子
诗中提到的“米价高如玉”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A. 富裕
B. 饥饿
C. 节日气氛
D. 皇权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愤怒
C. 愧疚
D. 自豪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