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枨子》

时间: 2025-04-27 15:18:09

诗句

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

朱栏碧瓦清霜晓,粲粲繁星绿叶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09

原文展示:

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
朱栏碧瓦清霜晓,粲粲繁星绿叶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丰硕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仿佛可以随手攀摘;在清晨的霜气中,朱红的栏杆和碧绿的屋瓦交相辉映,显得格外清新;繁星般的绿叶在晨光中闪烁,增添了秋天的美丽。

注释:

  • 嘉树:美好的树木,象征丰收。
  • 团团:形容树木茂盛,枝叶繁密。
  • 俯可攀:低垂的树枝可以轻易攀摘。
  • 压枝:果实沉重压弯了树枝。
  • 渐斓斑:秋天的果实渐渐成熟,色彩斑斓。
  • 朱栏碧瓦:红色的栏杆与绿色的瓦屋,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景象。
  • 清霜晓:清晨的霜气,指秋天清晨的寒冷和清新。
  • 粲粲繁星:形容绿叶在晨光中的闪烁,犹如繁星点点。

典故解析:

此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秋天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反映了士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文学上倡导“诗词应以自然为本”,提倡真情实感,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表达情感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枨子》创作于欧阳修的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逐渐隐退之时。此时,他更倾向于田园生活,诗中表现出的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枨子》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美。开头两句“嘉树团团俯可攀,压枝秋实渐斓斑”,生动展现了丰收的季节,树木的枝叶繁茂,果实丰硕,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象征着人们的富足生活。接下来的“朱栏碧瓦清霜晓”,将诗人所处的环境描绘得栩栩如生,朱红的栏杆与碧绿的瓦屋在晨霜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新。最后一句“粲粲繁星绿叶间”,使用了“繁星”这一意象,突出了绿叶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联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丰收季节的欣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美。它既有自然的细腻描写,又包含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体现了欧阳修的文人气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嘉树团团俯可攀:描绘了丰收的树木枝繁叶茂,仿佛让人轻易可攀。
  • 压枝秋实渐斓斑:秋天的果实沉重地压弯了枝头,色彩斑斓,表现了丰收的景象。
  • 朱栏碧瓦清霜晓:清晨时分,红色栏杆与绿色屋瓦在霜气中显得格外清新。
  • 粲粲繁星绿叶间:绿叶在晨光中闪烁,如同繁星般璀璨,展现生机与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繁星”比喻绿叶的闪烁,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美。
  • 拟人:通过“压枝”,赋予果实以生命感,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丰收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嘉树:象征丰收与美好。
  • 朱栏碧瓦:象征宁静与和谐美。
  • 繁星:象征希望、生命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朱栏碧瓦”中,朱栏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绿色
    B. 红色
    C. 蓝色
    D. 黑色

  3. “粲粲繁星”中,繁星比喻了什么?
    A. 花朵
    B. 绿叶
    C. 水波
    D. 果实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

诗词对比:

  • 欧阳修与李白的自然诗歌:李白以豪放见长,而欧阳修则细腻温婉,二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风格却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欧阳修全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子夜歌四首 其一 子夜歌三首 其三 子夜歌三首 其二 子夜歌三首 其一 子夜歌 其十一 子夜歌 其十 子夜歌 其九 子夜歌 其七 子夜歌 其六 子夜歌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一代风流 矛字旁的字 垂没之命 猿鹤虫沙 包含绝的词语有哪些 骈并 传福 舌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情侣装 词场 实体 别有心肠 迟疑顾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