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0:27
西江月慢 春昼有寄
樊增祥 〔清代〕
帘花弄影,春困起午晴池阁。
风景画难成,芊芊芳丛,小桃红落。
算一春不断生香,牡丹新绽,粉浓脂薄。
蓦动摇九子金铃,娇鸟踏红索。
试检点词人闲著作,懒料理琴髹笛膜。
长记樱桃珠一树,映玉窗珠箔。
自别后五换韶光,杨花轻点,鬓丝非昨。
荔子熟,莫负红云筵上约。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场景与个人的感慨。帘子上的花影摇曳,春日的午后让我懒散地在池阁中醒来。春天的美景难以用画来描绘,细细的花丛中,小桃花的花瓣慢慢飘落。春天的香气不断弥漫,牡丹刚刚绽放,花瓣的颜色浓淡相间。忽然,金铃摇动,娇鸟在红色的绳索上轻轻跳跃。试着整理一下词人的闲散著作,却懒得去理会琴瑟和笛子。长久以来记得那一树樱桃珠,映照在玉窗和珠帘之中。自从分别以来,五次更换春光,杨花轻轻飘落,鬓发已不再如昨日。荔枝成熟了,别忘了与红云相约的盛筵。
作者介绍:樊增祥(约1665-1740),字翼之,号兰亭,清代词人,擅长写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语言清丽。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春日的午后写成,反映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西江月慢 春昼有寄》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表现了作者在春日午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开篇以“帘花弄影”引入,描绘出午后阳光透过窗帘投射在室内,营造出一种慵懒而又美丽的氛围。接着,词人提到“风景画难成”,暗示了即使再美的景色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精髓,这种对美的追求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随后的描写中,细腻的花丛和刚绽放的牡丹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而“九子金铃”“娇鸟踏红索”的意象则增添了动感与生气,仿佛在描绘春天里的欢快气息。词人自述“懒料理琴髹笛膜”,显现出一种闲适与脱俗,仿佛是对世俗纷扰的逃离,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结尾的“自别后五换韶光”,不仅感慨时间的流逝,更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是“荔子熟,莫负红云筵上约”一句,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是对未来约定的期待。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是清代词人对春日生活的生动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日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春天的自然美,也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文化上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帘花弄影”描绘了哪种场景?
词中提到的“荔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