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1:43
西江月慢·首夏即事
作者:叶绍本 〔清代〕
落红都尽,长昼永翠阴如幄。
蜜熟静蜂喧,鸠啼深树,燕窥华屋。
恰枝头梅子初肥,染就金丸将熟。
忽冥冥密雨垂丝,檐溜听呜瀑。
正清簟疏帘,屏山曲幕。
历炉烟似縠。
读画敲棋无不可,白苧轻衫初著。
还记得江上筳开,擘笺飞盏,名园金谷。
问何日一棹艎船帆影绿。
落下的花瓣已经完全凋零,白昼漫长,翠绿的阴影如同帷幕。蜜蜂安静地忙着采蜜,鸠鸟在深树中啼叫,燕子在华丽的房屋外窥视。恰好此时,树枝上的梅子刚刚开始变得饱满,像金色的丸子快要成熟。忽然,天空黯淡,细雨如丝般飘落,我在屋檐下听着雨水滴落的声音,宛如瀑布在呜咽。此时,清凉的竹席、疏淡的帘子,屏风后山的曲幕。炉火上的烟雾如同轻纱。我在此读画、下棋皆无不可,身穿轻薄的白苧衣衫,初夏的气息扑面而来。还记得江边的筳叶初开,随手撕开纸张,飞舞的酒杯,名园金谷的美景。问何时能再乘船,看到帆影在绿水中摇曳。
作者介绍:叶绍本(1680年-1756年),字子华,号澄庵,江苏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以清新、质朴、自然见长,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初夏时节,正值万物复苏、繁花似锦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夏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享受。
《西江月慢·首夏即事》是叶绍本描绘初夏景色的一首词。整首词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初夏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便用“落红都尽”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惆怅的气氛,暗示春天的结束与夏天的来临。接着,通过对蜜蜂、鸠鸟和燕子的描绘,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夏日景象。
词中提到“梅子初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丰收的期待。作者用“冥冥密雨垂丝”和“檐溜听呜瀑”展现了初夏雨天的宁静与幽雅,雨水的滴落声如同自然的音乐,给人一种恬静的感受。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江边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最后一句“问何日一棹艎船帆影绿”更是点出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渴望,让整首词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初夏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江月慢·首夏即事》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叶绍本
D. 白居易
诗中“恰枝头梅子初肥”所描绘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季的丰收
C. 冬天的萧瑟
D. 秋天的凋零
“问何日一棹艎船帆影绿”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C. 对冬天的向往
D. 对城市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江月慢·首夏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