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40
风流子 其二
年来家国多故,环境日非,四顾茫茫,生趣日促。因走笔书此,以寄孤愤。
——李继熙
苍茫身世感,空回首,愤火欲中烧。
怅北国山河,已成破碎,南洲景物,太半萧条。
又何况,长贫终有命,多病更无聊。
转瞬光阴,天荒地老,缅怀陈迹,云散香飘。
酒杯容易借,堪嗟是,依旧垒块难浇。
自分头颅如许,不免虚抛。
念对泣牛衣,竟为穷士,裹尸马革,孰作鬼豪。
尽把糊涂旧账,一笔勾销。
多年来,家国多有变故,环境日渐恶劣,四处望去,只有茫然无措,生活的乐趣也日渐消逝。因此,我写下此诗,以寄托我的孤独与愤懑。
苍茫的身世让我感慨,徒然回首,心中的愤怒如火般炽烧。
我对北国的山河感到失望,已然破碎,南方的景物也大半萧条。
何况,长久的贫困已然注定,更多的疾病更是无聊。
转瞬之间,光阴飞逝,天地苍老,回忆起往昔,云散香飘。
酒杯虽易借,但令人叹息的是,依旧难以浇灭心中的烦恼。
我自知头脑如许,无法避免虚妄的抛弃。
想起那泣牛衣的人,竟是穷士,裹尸在马革中,又有谁能成为鬼豪呢?
把那些糊涂的旧账,尽数一笔勾销。
李继熙,近代诗人,生于动荡年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其风格常带有悲愤和思索的色彩。
本诗创作于家国多故的时代,诗人借诗表达对国家现状的愤懑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出对理想的失落与对现实的无奈。
李继熙的《风流子 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沧桑的深切感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构建出一种苍凉而又悲壮的氛围。开篇即以“苍茫身世感”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随即转向对国家和家园的哀叹,使用“北国山河,已成破碎”这样的语言,直观地表现出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失落。
这一首诗的情感深邃,诗人通过对比北国与南洲的景物变化,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变迁与个体的无奈。更深一层,诗人反思了贫困与疾病对人生的压迫,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力感。最后,诗人以“尽把糊涂旧账,一笔勾销”来结束,似乎在寻求一种解脱,但又带有无奈的悲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切与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沧桑、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揭示了在动荡与困苦中寻求解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悲愤而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北国山河,已成破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使用“愤火欲中烧”来形容什么?
“尽把糊涂旧账,一笔勾销”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