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5: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03:17
日日树头鹎鵊鸣,
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
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
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
何至伴渠鸣不平!
每天树上黄鹂在鸣叫,
每晚溪边传来姑姑的恶声。
堂中我像老子一样独自无言,
寂静中似乎可以这样终老一生。
大鹏一飞九万里,
俯视大地上人们忙碌的样子。
秋天的虫子和春天的鸟儿不是我这一类,
怎么会陪着它们一起鸣叫不平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以豪放激昂著称,常抒发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陆游的诗涉及广泛,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思考和个人内心的孤独感。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背景下,陆游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交织在一起。
《南堂默坐》是一首充满深刻哲思的诗作。诗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树头的黄鹂鸣叫和溪边恶声的对比,描绘出自然界的喧嚣与生命的无常。诗人独坐堂中,像老子一样沉默,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淡然与无奈。接着,诗人以大鹏飞翔九万里,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然而下视世间却是“徒营营”的繁忙与迷茫,揭示了人们在名利追逐中的无意义。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秋虫春鸟的反思,强调了与自己无关的生命,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构建出一种孤独而又深刻的哲理思考,令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孤独与超然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大鹏一举九万程”中的“大鹏”象征什么?
本诗中表现出诗人何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南堂默坐》与王维的《独坐敬亭山》在孤独感和对自然的感悟上有相似之处,陆游更为直白地表达无奈与哲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的描绘传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