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6:14
《风流子 其三》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相思明月社,推桃燕一代水边楼。
忆黛比岫遥,花和人瘦,玉围屈戍,珠写箜篌。
销魂别泪如巫峡雨,心逐广陵舟。
乳燕幕开,锦笺难托,蜜蜂房闭,香粉都收。
红窗携纤手,双双把鸳盟,订在新秋。
只道云时金屋,管甚闲愁。
怅霞生绮陌,谁家弄笛,露凉小苑。
何处藏钩。
七夕看看过了,梦见还羞。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思念的画面。明月高悬,似乎在提醒着我对远方的思念,仿佛那桃花依偎在水边的楼阁。记忆中,那个女子的眉黛如山岚般遥远,花儿和人都显得瘦弱,玉围的戍楼显得愈加孤单,珠光闪烁的箜篌也显得无比忧伤。离别的泪水如巫峡的细雨,心如同那广陵的船,随波逐流。乳燕在窗外飞出,锦绣的信笺也难以寄托我的情感,蜜蜂的巢房已闭合,香粉也都收起。红窗前,我们手挽手,双双许下鸳鸯的誓言,约定在新秋相会。只希望那时的金屋能驱散我的闲愁。望向霞光映照的街巷,谁家在吹笛,露水凉意袭人,何处能找到那藏匿的钩子。七夕节已悄然过去,梦中相见却又让人害羞。
龚鼎孳(公元1570年-1644年),明代诗人、词人,字士允,号玉山,晚号清樵。他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才华横溢,擅长诗词,风格清新高雅,常以情寄景,情感细腻。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诗人通过对月、花、燕等意象的描写,表达了浓烈的思念之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词中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离别的痛苦,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风流子 其三》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思念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提到的“相思明月社”即已设定了情感的基调,明月象征着思念的清晰与遥远。接下来,通过“推桃燕一代水边楼”描绘出一个春意盎然而又充满恋爱氛围的场景,桃花与燕子的结合,传达出浓烈的爱情气息。
诗中对女子的描绘颇具诗意,“忆黛比岫遥”,将女子的美丽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思念的深邃与无奈。而“销魂别泪如巫峡雨”,则将离别的痛苦与自然现象融合,情感更加深刻。此句以巫峡雨形象化离别的伤感,令人感同身受。
“乳燕幕开,锦笺难托”描绘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最后几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爱情的幻想,尽管面临着现实的困扰,依然希望能与心爱的人在新秋重聚。
整首词以清新优雅的语言,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充满了对爱情的眷恋与对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深切的思念、离别的痛楚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爱情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将其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销魂别泪如巫峡雨”中“巫峡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七夕”代表什么?
以上内容为《风流子 其三》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