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0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07:38
原文展示:
徒知天可恃,岂谓病终侵。 遽使仪刑意,翻成殄瘁心。 开阡贤子力,卜远外姻临。 墓木看初种,俄悲已茂林。
白话文翻译:
只知道天可以依靠,岂料疾病最终侵袭。 突然间,仪容和刑罚的意义,变成了令人心碎的悲伤。 开辟墓地是贤子的努力,卜问远方的外姻也来临。 看着墓木刚刚种下,转眼间却已悲痛地长成了茂密的林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号紫微,南宋初年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陈参政挽诗三首》是他在陈参政去世后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嵲为陈参政所作的挽诗之一,陈参政去世后,张嵲深感悲痛,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诗中“徒知天可恃,岂谓病终侵”一句,既表达了对天命的无奈,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遽使仪刑意,翻成殄瘁心”则进一步以仪容和刑罚的意义转变,来象征生命的无常和悲痛的深重。后两句通过对墓地和墓木的描绘,将生死的对比和时间的流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徒知天可恃,岂谓病终侵。
遽使仪刑意,翻成殄瘁心。
开阡贤子力,卜远外姻临。
墓木看初种,俄悲已茂林。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慨和对逝者的深切哀悼。通过对天命、疾病、墓地和墓木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的认识,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徒知天可恃,岂谓病终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天命的无奈 B. 对疾病的恐惧 C. 对生命的脆弱 D. 对逝者的哀悼
诗中“遽使仪刑意,翻成殄瘁心”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墓木看初种,俄悲已茂林”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终结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短暂 D. 时间的无情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