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6:20
原文展示:
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
白话文翻译:
多次起身眺望云彩和景物,频繁地听到雨声。与忧虑所经历的,大家都说天亮时会晴朗。一条水流贯通高低,千山万壑中光线明暗交错。遇到人询问前方的路,告诉他们已经可以前行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可能是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旅途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屡起瞻云物,频成听雨声”描绘了诗人多次起身眺望云彩和景物,频繁地听到雨声,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关注。“与忧明所历,咸谓晓当晴”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相信天亮时会晴朗。“一水通高下,千山杂晦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性,但“逢人问前路,为报已堪行”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信心和决心,相信已经可以前行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屡起瞻云物”中的“屡起”是什么意思? A. 多次起身 B. 频繁地 C. 偶尔 D. 一次 答案:A
诗中“咸谓晓当晴”中的“咸谓”是什么意思? A. 大家都说 B. 有人说 C. 没有人说 D. 一个人说 答案:A
诗中“一水通高下”中的“一水”是什么意思? A. 一条水流 B. 一条河流 C. 一条小溪 D. 一条大河 答案:A
诗中“逢人问前路”中的“逢人”是什么意思? A. 遇到人 B. 遇到动物 C. 遇到风景 D. 遇到天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