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16
次韵戴时芳病中
作者: 陈著 〔宋代〕
平生英气欲摩天,
晚节逢罹欲自怜。
纸帐漫移春梦枕,
画叉难继日支钱。
好坏知病及穷韩愈,
肯把贫谋富计然。
但得身安字堪煮,
寄声自有故山鹃。
我平生的英气曾想要冲天而起,但到了晚年却遭遇疾病而自怜。纸帐轻轻移动,仿佛梦中的春景在我的枕头上;画叉难以再支撑起我的日常开销。病痛与贫穷让我想起韩愈,难道他会为了这些事务而感到满足吗?我只希望身体安康,能够安然度日,寄托我的声音,也能传来故乡的杜鹃鸣叫。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性格刚毅,作品多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感受。他的诗风清新而不失沉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陈著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之际。诗中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的眷恋,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病榻之际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以“英气”和“晚节”对比,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壮志难酬的感慨。诗人曾有高远的追求,但因病重而不得不自怜,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并不少见,然而陈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奈与悲伤。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纸帐”和“春梦”营造了病中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情感愈加深沉。紧接着提到韩愈,暗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表达对自己的反思,表明即使在贫病交迫之际,也不愿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诗人以“身安”和“故山鹃”结束,既表现出对健康的渴望,又表达了对故乡深厚的思念。这种情感的交融,使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隐喻等修辞手法。对比通过“英气”与“晚节”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隐喻如“纸帐”和“春梦”,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反思,对健康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韩愈是指什么?
A. 一位皇帝
B. 一位文学家
C. 一位诗人
“纸帐漫移春梦枕”中“纸帐”指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病床
C. 诗人的书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