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剑阁铭》

时间: 2025-04-30 01:30:04

诗句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0:04

原文展示: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闭由往汉,开自有晋。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兴实在德,险亦难恃。洞庭孟门,二国不祀。自古迄今,天命匪易。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无或重迹。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白话文翻译:

巍峨的梁山,巨石堆积如云。远处连接荆衡,近处点缀岷嶓。南至邛僰,北通褒斜。狭窄超过彭碣,高耸胜过嵩华。蜀地的门户,坚固如镇。这就是剑阁,峭壁直立千仞。地势险要,道路峻峭。世道混浊则逆流,道义清明则顺流。封闭始于往汉,开启自有晋朝。秦得百二之地,吞并诸侯。齐得十二之地,田生献策。何况这狭隘之地,外土之外区。一人持戟,万人难进。地势险要,非亲勿居。昔日武侯,中流而喜。山河坚固,见屈吴起。兴盛在于德,险峻亦难依恃。洞庭孟门,两国不祀。自古至今,天命不易。凭借险阻作乱,少有不败。公孙既灭,刘氏衔璧。覆车之轨,不再重蹈。刻铭于山,敢告梁益。

注释:

  • 岩岩:高峻的样子。
  • 梁山:指剑阁所在的山。
  • 积石峨峨:形容山石堆积高耸。
  • 荆衡、岷嶓:指地名,荆州和衡山,岷山和嶓冢山。
  • 邛僰、褒斜:指地名,邛崃和僰道,褒水和斜谷。
  • 彭碣、嵩华:指地名,彭城和碣石,嵩山和华山。
  • 剑阁:地名,位于今四川省剑阁县。
  • 壁立千仞:形容山壁陡峭高耸。
  •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世道混浊则逆流,道义清明则顺流。
  •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秦国得天独厚,吞并诸侯。
  •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齐国得天独厚,田生献策。
  •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何况这狭隘之地,外土之外区。
  •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一人持戟,万人难进。
  •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地势险要,非亲勿居。
  • 武侯:指诸葛亮。
  • 中流而喜:中流砥柱,引以为喜。
  •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山河坚固,见屈吴起。
  •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兴盛在于德,险峻亦难依恃。
  •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洞庭湖和孟门山,两国不祀。
  • 天命匪易:天命不易。
  •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凭借险阻作乱,少有不败。
  •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公孙述既灭,刘氏衔璧。
  •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覆车之轨,不再重蹈。
  •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刻铭于山,敢告梁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与弟张协、张亢并称“三张”。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剑阁铭》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剑阁地势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创作背景: 《剑阁铭》创作于西晋时期,当时国家分裂,战乱频仍。张载通过对剑阁地势的描绘,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警示后人不可凭借险阻作乱,而应注重德行。

诗歌鉴赏:

《剑阁铭》通过对剑阁地势的描绘,展现了其险峻和重要性。诗中“岩岩梁山,积石峨峨”等句,生动描绘了剑阁的高峻和险要。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如“秦得百二,并吞诸侯”、“齐得十二,田生献筹”,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兴实在德,险亦难恃”一句,更是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警示后人不可凭借险阻作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德行的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描绘梁山的高峻和险要。
  2.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指出剑阁的地理位置,连接荆衡和岷嶓。
  3.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描述剑阁的交通要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4. “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比较剑阁的狭窄和高耸,超过彭碣和嵩华。
  5.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指出剑阁是蜀地的门户,坚固如镇。
  6.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形容剑阁的峭壁直立千仞。
  7.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描述剑阁地势的险要和道路的峻峭。
  8.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表达世道混浊则逆流,道义清明则顺流的思想。
  9.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指出剑阁的封闭和开启,始于往汉,自有晋朝。
  10.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引用秦国得天独厚,吞并诸侯的典故。
  11.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引用齐国得天独厚,田生献策的典故。
  12.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指出剑阁的狭隘和外土之外区。
  13.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容剑阁地势险要,一人持戟,万人难进。
  14.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指出剑阁地势险要,非亲勿居。
  15.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引用诸葛亮中流砥柱的典故。
  16.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引用吴起见屈的典故。
  17.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强调兴盛在于德,险峻亦难依恃。
  18.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引用洞庭湖和孟门山的典故。
  19.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指出天命不易。
  20.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警示凭借险阻作乱,少有不败。
  21.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引用公孙述和刘氏的典故。
  22.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警示覆车之轨,不再重蹈。
  23.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表达刻铭于山,敢告梁益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岩岩梁山,积石峨峨”,比喻梁山的高峻和险要。
  • 拟人:如“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拟人化剑阁,形容其坚固如镇。
  • 对仗:如“南通邛僰,北达褒斜”,对仗工整,描述剑阁的交通要道。

主题思想: 《剑阁铭》通过对剑阁地势的描绘,展现了其险峻和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诗中“兴实在德,险亦难恃”一句,更是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警示后人不可凭借险阻作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对德行的推崇。

意象分析:

  • 岩岩梁山:高峻的山峰,象征剑阁的险峻。
  • 积石峨峨:堆积的巨石,象征剑阁的坚固。
  • 剑阁:地名,象征蜀地的门户和重要性。
  • 壁立千仞:峭壁直立千仞,象征剑阁的险要。
  •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世道混浊则逆流,道义清明则顺流,象征世道的变迁和道义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剑阁铭》的作者是: A. 张载 B. 张协 C. 张亢 D. 张衡

  2. 诗中“岩岩梁山,积石峨峨”描绘的是: A. 剑阁的地势 B. 剑阁的交通 C. 剑阁的历史 D. 剑阁的文化

  3. 诗中“兴实在德,险亦难恃”表达的是: A. 德行的重要性 B. 险峻的依恃 C. 历史的变迁 D. 文化的传承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蜀道难》李白:通过对蜀道艰难的描绘,展现了蜀地的险峻和重要性。
  •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绘,展现了壮阔的景象和深远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剑阁铭》与《蜀道难》:两者都描绘了蜀地的险峻和重要性,但《剑阁铭》更注重对国家兴衰的思考,而《蜀道难》更注重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晋书》:记载了张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张载的文学成就和风格特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剑阁铭》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霜(任尝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 行香子(愁况无聊作) 鹧鸪天(九月十三日携家游夏氏林亭燕集作,并送汤词) 临江仙(上巳日游海昌王氏园,吴宰效及中散兄) 鹊桥仙(七夕) 蓦山溪(送李彦时) 蝶恋花(次韵张千里驹照花) 蝶恋花 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修定 绞丝旁的字 无妄之祸 宛然在目 浮名虚利 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推聋装哑 鸟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若开头的成语 夜阴 明珠出老蚌 聚讼纷纭 川字旁的字 包含剥的词语有哪些 荡气回肠 隋珠荆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