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7:43
原文展示: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从之白雪霏。登崖永眺涕泗颓,我之怀矣心伤悲。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愿因归鸿超遐隔,终然莫致增永积。
白话文翻译:
我所思念的人啊,在北方的河岸边。想要去追随她,却只有白雪纷飞。我登上高崖长久地眺望,泪水和鼻涕不断流淌,心中充满了悲伤。她赠给我云中的羽翼,我该如何回赠她珍贵的连城璧呢?我希望能通过归来的鸿雁超越遥远的距离,但最终还是无法送达,只能让思念不断累积。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字子厚,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深沉含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载模仿东汉张衡的《四愁诗》而作,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情和无法相见的痛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方河岸边的白雪纷飞、高崖上的长久眺望以及泪水和鼻涕的流淌,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切情感。诗中的“云中翮”和“连城璧”分别代表了对方的思念和自己的珍贵回赠,而“归鸿”则象征着传递思念的希望。然而,最终的“莫致增永积”则揭示了无法送达的遗憾和思念的不断累积。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相见的痛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切情感和无法相见的痛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诗人展现了内心的悲伤和无奈,以及对传递思念的渴望和最终的遗憾。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朔湄”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南方的河岸 B. 北方的河岸 C. 东方的河岸 D. 西方的河岸
“云中翮”在诗中比喻什么? A. 珍贵的礼物 B. 书信或思念 C. 归来的鸿雁 D. 高崖上的眺望
诗中的“连城璧”出自哪个典故? A.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C. 《战国策·齐策》 D. 《汉书·张良传》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