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2:21
原文展示:
万马度关山,关山三尺雪。马尽雪亦乾,沙飞石更裂。归来三五骑,旌旗映雪灭。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
白话文翻译:
成千上万的马匹穿越关山,关山上积雪三尺厚。马匹走过后,雪也干了,沙尘飞扬,石头更加破碎。归来时只剩下三五骑,旌旗在雪中隐没。不见了出发时的人,只留下沙漠中流淌的血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雱(1044-1076),字子安,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之子。他的诗歌多表现边塞风光和战争的残酷,风格沉郁悲壮。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惨烈景象,反映了战争给士兵和家园带来的巨大破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王雱随父王安石巡视边疆时所作,反映了当时边疆的艰苦环境和战争的残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万马穿越关山的壮阔场景,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牺牲。诗中“万马度关山”一句,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战争的规模,而“关山三尺雪”则加深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后文通过“马尽雪亦乾,沙飞石更裂”等细节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破坏力。最后两句“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以悲凉的笔调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者的哀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塞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牺牲。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牺牲者的哀悼。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万马度关山”一句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边塞的宁静 B. 战争的规模 C. 士兵的归来 D. 雪地的美丽
“关山三尺雪”中的“三尺雪”象征着什么? A. 边塞的寒冷 B. 战争的残酷 C. 士兵的牺牲 D. 雪地的美丽
“不见去时人,空流碛中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牺牲者的哀悼 C. 对边塞的喜爱 D. 对雪地的欣赏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