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4:43
君侯不与力科同,能事都归德行中。
矍相圃间唯孔子,和容堂上独韩公。
这首诗表达了君侯(王侯)与那些依靠武力和科举获得地位的人不同,他的成就全在于德行之中。诗句中提到孔子是唯一的典范,只有他在园中显得精神焕发;而在和容的堂上,韩公(韩非子)则独树一帜,表现出特殊的气度。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德行与权力的关系。姜特立强调,真正的领导者应当以德行为重,而非依靠外在的武力或科举获得的地位。孔子和韩非子的引入,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增强了诗的说服力。诗中通过“君侯不与力科同”,开篇指出了王侯与士人之间的差异,随后通过“能事都归德行中”进一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最后以“矍相圃间唯孔子,和容堂上独韩公”结束,既反映出孔子和韩公各自的思想与气质,也揭示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整首诗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姜特立对德行的坚定信仰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德行与权力的不同;同时通过人称的变化,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强调了道德在政治和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德行来获得真正的尊重与成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君侯”与哪些人不同?
诗中提到的“矍相圃间唯孔子”中,孔子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姜特立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表现士人理想与追求方面的不同角度。李白的诗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对人生的感慨,而姜特立则更偏向于理性的思考与道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