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0:17
《鹏鷃问答》
作者:姜特立 〔宋代〕
吾闻北冥鹏,翼若垂天云。
矫首扶桑汜,投趾昆仑垠。
渴饮黄河流,饥食紫渊鳞。
长融盈千车,短羽重万钧。
去以六月息,栖止良苦辛。
黑风忽翻海,未易容其身。
偶与斥鷃遇,问鷃有何乐。
鷃云我幺禽,岂暇议寥廓。
为生诚甚微,为计亦易足。
吸以棘针露,分以鹪鹩粟。
决起枪榆间,却向蓬蒿落。
不睎九万程,只愿一枝托。
鹏听鷃所云,似若生羡慕。
彼小乃有余,我大适为苦。
呼鷃部所安,鷃笑而不语。
我听说北海的鹏鸟,翅膀如同垂天的云朵。
它昂首飞向扶桑的水面,脚趾投向昆仑的山崖。
口渴时饮用黄河的水,饥饿时吃紫渊中的鱼鳞。
长时间飞行能载满千车,短短的羽翼却重如万钧。
在六月的微风中离去,栖息时却是艰辛困苦。
黑风忽然翻腾大海,飞翔不易身形难容。
偶然遇见斥鷃,便问它有什么乐趣。
斥鷃说我是小鸟,哪有闲暇谈论广阔的天地。
为了生存确实微不足道,为了生活也容易满足。
吸一露水与荆棘相伴,分一粒谷物与鹪鹩同处。
从榆树间翱翔,最终落向蓬蒿之地。
不求九万里的远行,只愿栖息一枝树上。
鹏鸟听了斥鷃的话,似乎心生羡慕。
小鸟倒是有余,我大反而觉得苦。
呼唤斥鷃的栖息之所,斥鷃却笑而不语。
姜特立,字君卿,号月溪,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故,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鹏鷃问答》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我价值的探讨。鹏鸟与斥鷃的对话,展现了不同生存状态下的心态与哲理。
《鹏鷃问答》是一首通过对话形式展现的诗作,描绘了大鹏与斥鷃之间的哲学探讨。鹏鸟象征着宏伟的理想与壮志,而斥鷃则代表着平凡与简单的生活。两者的对话不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也表现出一种深层的对比:鹏鸟虽大却承载着更多的苦恼与责任,而斥鷃则虽小却自在轻松。诗中对鹏鸟的描写气势磅礴,展现了其雄伟与壮丽的形象,而斥鷃的回答则透出一种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作者引导读者思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自我满足。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还深刻地探讨了存在的意义,体现了姜特立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鹏鸟与斥鷃的对话,探讨了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姜特立对人生的思考与哲学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鹏鷃问答》的作者是谁?
斥鷃在诗中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的?
“翼若垂天云”中的“云”主要用来形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