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

时间: 2025-04-26 07:38:35

诗句

一举凌空,暂收起、十年尘迹。

扶摇上、云罗缺处,莫之夭阏。

渡海不关求佛法,培风岂假垂天翼。

算今朝也到白云乡,非迁客。

神州事,判今昔。

乾坤转,动心魄。

瞰奔腾雾底,乱山千叠。

过眼方惊乡国远,回头便是重洋隔。

待他时拭目展舆图,新颜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35

满江红

作者: 吴世昌 〔近代〕


原文展示

一举凌空,暂收起十年尘迹。扶摇上云罗缺处,莫之夭阏。渡海不关求佛法,培风岂假垂天翼。算今朝也到白云乡,非迁客。神州事,判今昔。乾坤转,动心魄。瞰奔腾雾底,乱山千叠。过眼方惊乡国远,回头便是重洋隔。待他时拭目展舆图,新颜色。


白话文翻译

我一跃而起,暂时收起了十年的尘世经历。扶摇而上,直至云层的缺口,谁能阻止我的飞翔?渡过大海并不在乎追求佛法,借助风的力量又何必依赖那垂下的翅膀。今朝我已来到了白云之乡,非我迁徙的客人。神州大地的事情,也应在今昔之间做出判断。天地转动,令人心震。俯瞰奔腾的雾底,千重山峦在眼前重叠。回首间惊觉祖国已远,转身却是重洋相隔。待到他日,我将细心展望舆图,新的色彩在等待着我。


注释

字词注释:

  • 凌空: 高高飞起。
  • 尘迹: 尘世的痕迹,指过往的经历。
  • 扶摇: 飞翔的样子。
  • 夭阏: 阻止,阻碍。
  • 培风: 借助风力。
  • 神州: 指中国。
  • 动心魄: 震撼心灵。

典故解析:

  • “渡海求佛法”: 可能指代追求精神寄托的过程。
  • “白云乡”: 传统上象征着理想境界或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昌,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中国历史的重大变革。他的创作风格常体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吴世昌对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的深思之际,反映了他对历史变迁与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诗中洋溢着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诗人以“凌空”起笔,展现了他振翅高飞、放眼未来的豪情壮志。他将十年的尘世经历暂时抛开,意在强调一种超越现实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扶摇上云罗缺处,莫之夭阏”,进一步描绘了他心中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在对比当下与昔日的过程中,诗人反思了神州大地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动心魄”的描写,体现了他对祖国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期许。最后一节,“待他时拭目展舆图,新颜色”,则传达出一种乐观与期待,诗人希望在未来能看到新的发展与变化。

整首诗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举凌空: 强调了诗人振奋精神,决心高飞的状态。
  2. 暂收起十年尘迹: 暂时放下过去的经历,象征着新的开始。
  3. 扶摇上云罗缺处,莫之夭阏: 意指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谁也无法阻止。
  4. 渡海不关求佛法: 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不拘泥于宗教。
  5. 算今朝也到白云乡: 说明自己已经达到了理想的境地。
  6. 神州事,判今昔: 对国家历史进行思考与反思。
  7. 乾坤转,动心魄: 变化的世界让人心潮澎湃。
  8. 瞰奔腾雾底,乱山千叠: 形象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
  9. 过眼方惊乡国远: 对祖国的思念在瞬间涌上心头。
  10. 回头便是重洋隔: 反映出与故土的距离感。
  11. 待他时拭目展舆图,新颜色: 期待未来的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云乡”比喻理想境界。
  • 拟人: “乾坤转,动心魄”赋予天地以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个人与国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理想与自由。
  • : 代表广阔与未知。
  • : 象征坚韧与历史的厚重。
  • : 代表迷茫与变幻。

这些意象结合起来,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反映出他对人生、理想与国家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扶摇上云罗缺处”意指什么?

    • A) 高飞的状态
    • B) 无法达到的目标
    • C) 平凡的生活
  2. “神州事,判今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个人情感
    • B) 国家历史
    • C) 自然景观
  3. 诗中提到的“白云乡”象征什么?

    • A) 理想境界
    • B) 现实生活
    • C) 乡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满江红》都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与历史的沧桑,而《满江红》则充满了豪情壮志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近现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失调名 感兴六首 其四 留别王掾元胥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 其二 过碧芦轩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怀寄周元翁十首之 忆秦娥(三之一) 招寇元弼兼呈白云庄张隐居 题画卷後六言二首之二鸣琴召鹤图 再由赤埭有怀曹梦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嘎七马八 田字旁的字 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陷的词语有哪些 忸忸怩怩 耸壑昂霄 按图索骥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龙肝凤胆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身裁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单人旁的字 临财苟得 深谋远略 秫米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