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疾风伯》

时间: 2025-05-06 02:54:55

诗句

不雨经时气若焚,共欣疏点夜深闻。

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55

原文展示:

疾风伯 不雨经时气若焚,共欣疏点夜深闻。 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没有下雨,天气热得像火烧一样,大家都很高兴在深夜听到了稀疏的雨声。 清晨时分,厚重的云层突然散去,难道是风神在等待着立功的机会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经时:长时间。
  • 气若焚: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 疏点:稀疏的雨点。
  • 平明:清晨。
  • 捲:同“卷”,散去的意思。
  • 重阴:厚重的云层。
  • 风师:风神。
  • 策勋:立功。

典故解析:

  • 风师:古代神话中的风神,掌管风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这首诗描绘了久旱逢雨的喜悦,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可能正值旱季,人们渴望雨水,诗中表达了久旱逢雨的喜悦和对风神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久旱逢雨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风神的期待。首句“不雨经时气若焚”生动地描绘了长时间无雨导致的酷热天气,而“共欣疏点夜深闻”则传达了人们在深夜听到稀疏雨声时的喜悦。末句“平明忽捲重阴尽,可是风师待策勋”则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风神描绘成等待立功的英雄,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不雨经时气若焚”:长时间没有下雨,天气热得像火烧一样,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
  • 第二句“共欣疏点夜深闻”:大家都很高兴在深夜听到了稀疏的雨声,传达了人们的喜悦。
  • 第三句“平明忽捲重阴尽”:清晨时分,厚重的云层突然散去,预示着雨后的清新。
  • 第四句“可是风师待策勋”:难道是风神在等待着立功的机会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风神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风神描绘成等待立功的英雄,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久旱逢雨的喜悦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通过描绘久旱逢雨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恩赐的感激和对风神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气若焚:形容天气非常炎热,象征着人们对雨水的渴望。
  • 疏点:稀疏的雨点,象征着希望和喜悦。
  • 重阴:厚重的云层,象征着压抑和期待。
  • 风师:风神,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气若焚”形容的是什么? A. 天气炎热 B. 心情烦躁 C. 火焰燃烧 D. 食物煮熟 答案:A

  2. 诗中“疏点”指的是什么? A. 稀疏的雨点 B. 稀疏的星星 C. 稀疏的树木 D. 稀疏的人群 答案:A

  3. 诗中“风师”指的是什么? A. 风神 B. 风车 C. 风笛 D. 风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描绘春夜细雨的喜悦,与张嵲的诗有相似的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张嵲《疾风伯》与杜甫《春夜喜雨》:两者都描绘了雨的喜悦,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徐径坂 其一 徐朝奉诰命下走介赍纳径坂赋成 题永阳文献录 其二 题永阳文献录 其一 送陈善世 其二 次徐径坂衡阳使君韵示林敬则 寄徐左司 其二 柬陈谠送鹅 诇湖南刑使赵紫薇 诇斛峰李纯父右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树娃子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妙语如珠 进进出出 血字旁的字 授手援溺 示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油猾 見字旁的字 冰开头的成语 魚字旁的字 南面称王 包含楼的词语有哪些 多故之秋 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狂游 旁行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