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13
原文展示:
闻荒鸡 张嵲 〔宋代〕
但可摧颓悲失旦,不应风雨误司晨。 书生久已垂华发,岂是当年起舞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无奈。诗中,“摧颓悲失旦”意味着因衰败而悲伤,错过了黎明;“不应风雨误司晨”则是不应让风雨阻碍了报晓的职责。后两句“书生久已垂华发,岂是当年起舞人”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年老色衰,不再是当年那个充满活力的自己的感慨。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1096-1148),字文潜,号南湖,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创作于晚年,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晚年,面对自己衰老的身体和不再年轻的心态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首句“但可摧颓悲失旦”以“摧颓”形容自己的衰败状态,而“悲失旦”则暗示了错过重要时刻的遗憾。次句“不应风雨误司晨”用“风雨”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而“不应误司晨”则强调了即使环境艰难,也应坚守职责。后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身老去的无奈,用“垂华发”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容颜,而“岂是当年起舞人”则强烈对比了过去的活力与现在的衰弱,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接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