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2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28:21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
—— 吴文英
指罘晓月,动凉信又催归。正玉涨松波,花穿画舫,无限红衣。青丝。傍桥浅系,问笛中谁奏鹤南飞。西子冰绡冷处,素娥宝镜圆时。清奇。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向醉中织就,天孙云锦,一杼新诗。依稀。数声禁漏,又东华尘染帽檐缁。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
清晨的月光照耀着水面,微凉的风催促着人们归家。此时正是松波荡漾,花影摇曳的美好时光,水面上红衣飘飘。青丝在桥边轻轻系着,忍不住问笛声中,谁在奏响那南飞的白鹤?西子湖边,冰冷的纱帐下,素娥的宝镜在圆满的时刻更加明亮。清丽而奇特,正好借着秋天的阳光,临水而写出瑶池的美酒。醉中恍惚间,仿佛织就了天上的云锦,成就了一首新的诗篇。依稀间,听见几声钟声,东华的尘埃沾染了帽檐的黑色。与其这样,不如趁着西风的小队,乘着秋天肥美的鲈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仲明,号云阳,宋代词人,所作词多以婉约见长,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饯别友人赵山台,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显示出诗人当时的心境与情感。
《木兰花慢(饯赵山台)》是一首婉约而富有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全词以清晨的月色和凉风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宁静的氛围。诗中“指罘晓月,动凉信又催归”开篇即以自然景象引入,似乎隐喻着归家的时刻。接着,诗人描绘了水波荡漾、花影摇曳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随着词句的展开,诗人通过“问笛中谁奏鹤南飞”的设问,引出离别的主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渗透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西子冰绡冷处,素娥宝镜圆时”这一句,借助西湖的美丽意象,增添了词作的情感深度,使得离别之情愈发显得清新而动人。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好借秋光,临水色写瑶卮”,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最终以“争似西风小队,便乘鲈脍秋肥”结束,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处世态度的哲思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离别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问笛中谁奏鹤南飞”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清奇。好借秋光”中的“秋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文英的《木兰花慢》更注重自然景物与离愁的结合,情感更为细腻。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人生的哲理,风格上有较大的差异。对比中可以看出不同诗人的情感表达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