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拉草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7 06:24:07

诗句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

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

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07

乌拉草三首 其一

原文展示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
山中踟躅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
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

白话文翻译

这草名叫乌拉,古代没有记载,最近和村民一起使用最方便。
露水重时,穿着草鞋在清晨出发,霜冻凝结时,感到春天又回来了。
山中徘徊的草名各有不同,像“王不留行”这样的草义可舍弃。
几处静谧的平野绿色,我打算随着谢屐(古代一种鞋)走到山峰之巅。

注释

  • 乌拉:一种草名,古时没有详细记载,特指一种适合农用的草。
  • 芒鞋:用草编的鞋,轻便适合田间行走。
  • 葛屦:用葛藤编织的鞋子,形态较为宽松。
  • 王不留行:一种草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古代诗人常用其象征舍弃或放下。
  • 谢屐:古代诗人谢安的鞋子,象征高洁的品格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朝觐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农耕社会,诗人通过描绘乌拉草的特性,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感受以及与农民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乌拉草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人以草为切入点,引出了田园的生活景象,体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眷恋。开篇即以“古无传”点明乌拉草的独特性,赋予草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露水和霜冻,形成鲜明的春秋对比,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最后两句则引领读者走向更高的境界,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兼具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名乌拉古无传:介绍乌拉草,表明其鲜为人知的特质。
  2. 近与村农用最便:说明草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强调其实用价值。
  3.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屦觉春还:描绘晨露与霜冻,展现自然的变化与季节的交替。
  4. 山中踟躅名称异:山中的草名各异,暗示自然的多样性。
  5. 王不留行义可捐:借用草名表达放下某些事物的决心。
  6. 几处芊眠平野绿:描绘了田野的宁静与生机。
  7. 拟随谢屐到峰巅:表达了向高处攀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比:晨露与霜冻的对比,强调季节的更替。
  • 象征:乌拉草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们的生活。
  • 排比:如“几处芊眠平野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层次感。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自然之美,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流露出淡淡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拉草:象征自然与乡土,代表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晨露、霜: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
  • 平野绿:象征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拉草的特点是什么?

    • A. 古有记载
    • B. 近与村农用
    • C. 适合城市生活
    • D. 无法生长
  2. 诗中提到的“王不留行”象征什么?

    • A. 必须保留的事物
    • B. 可以舍弃的东西
    • C. 一种美食
    •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与金朝觐:两位诗人均热爱自然,陶渊明的诗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而金朝觐则关注自然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解读》
  • 《元明清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礼闱 枯树 客意 客怀 九日会连云楼分韵得落字 金山寺 简卫山齐 寄七山人 葛坛即事 葛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眢窟 神机莫测 宇航 白字旁的字 雕虫小事 包含帚的成语 三山二水 弹筋估两 帏屏 自拔来归 尸字头的字 雨散云飞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爿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