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9:13
汶上对月闻笛作商调哀切命船人度曲为和因赋醉歌
作者:郑善夫 〔明代〕
焉耆八月高风起,鸿雁群飞渡淮水。
月下清砧愁远人,天涯芳草思公子。
王郎哀时最萧瑟,万里迢迢向南国。
呼我上船设冰鲙,仰天颂酒开胸臆。
关山茫茫何处边,但见急管哀中天。
冯夷听曲波面出,杨柳乱落西风前。
酒酣月落歌未已,陇思江情嗒然起。
未挂姓名玉策上,愿添海水金樽里。
人生合欢那可测,有似大海翻萍叶。
回首亲朋各别离,岂无江汉通舟楫。
流光过鸟不复驻,达官好爵身之蠹。
况乃豺狼横地轴,何限骅骝窘天步。
竹林诸贤皆酒徒,嗣宗只愿步兵厨。
古来贤达一澌尽,醉乡之托今何如。
在八月的焉耆,秋风起,鸿雁成群飞过淮水。
月下的清砧让远行的人感到愁苦,天涯的芳草让我思念公子。
王郎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最为凄凉,千里迢迢前往南国。
请我上船准备冰鲙,仰天喝酒畅开胸怀。
关山茫茫,不知何处是边际,只见悲曲在空中回荡。
冯夷听到乐曲,波面上泛起涟漪,杨柳在西风中无序飘落。
酒酣月落,歌声未止,心中对江河的思念自然而然涌起。
未曾挂名于玉策之上,愿将海水倾入金樽之中。
人生的欢合怎能测量,犹如大海翻涌的萍叶。
回首亲朋各自离去,难道没有江汉两岸的舟楫相通吗?
光阴如鸟飞逝而不驻,达官显贵的身影如同虫蚀。
更有豺狼横行在地,何止骏马困于天步。
竹林中的贤士皆为酒徒,嗣宗只愿在厨房中忙碌。
自古贤达一朝尽,醉乡的托付如今又如何呢?
作者介绍:
郑善夫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孤独、思乡、人生哲理等主题,常用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际,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月下听笛,情绪激荡,因而作诗以抒怀。诗中融入了对人生、友情、时光流逝的思考,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多元情感。
这首诗以清雅的笔调描绘了秋季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月下听笛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如“鸿雁”、“月下清砧”等,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美丽的氛围。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八月高风起”引入秋天的主题,借助鸿雁的飞渡来象征离别与思念,暗示着人们心中对故乡与友人的怀念。
随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王郎”的哀愁,表现出对远方的无尽思念与孤独感。接下来,诗人以饮酒作乐的方式来抒发胸中情感,表现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修辞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对仗,使得全诗更具韵律感和美感。例如“流光过鸟不复驻”,展示了时光的无情与流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之,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郑善夫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王郎”代表的是:
诗中“流光过鸟不复驻”表达了什么含义?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