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0:37
聒龙谣
朱敦儒〔宋代〕
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梦踏绛霄仙去。
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
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与。
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
惊尘世,悔平生,叹万感千恨,谁怜深素。
群仙念我,好人问难住。
劝阿母偏与金桃,教酒星剩斟琼醑。
醉归时手授丹经,指长生路。
在月光下携带箫笛,沿着空中飞翔,梦中踏着绛霄仙境而去。
花冷的街道旁,微风轻拂,露水悄然滴落。
在这里,真官的花蕊散发芬芳,望帝的紫云如美人相伴。
享受着天上的九奏乐曲,传来酒杯,听那龙的咆哮,看那鸾鸟的舞姿。
惊叹于尘世的繁华,悔恨自己平凡的生命,叹息万千感慨与恨意,谁会怜惜我深沉的孤独?
群仙惦念我,好人却难以安住。
劝导母亲多给我金桃,教我在酒星下斟满美酒。
醉归时,手中授予我长生的经书,指引我走向长生之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140-1210),字文潜,号南溪,宋代诗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兼具豪放与细腻,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聒龙谣》写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中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对尘世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思考。
《聒龙谣》以梦幻般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摹了一个理想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篇“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音乐的悠扬,象征着一种自由与超脱的境界。接着,诗人通过“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描绘出的宁静氛围,营造出了一种细腻而清新的自然景象。
诗中提到的“龙啸”、“鸾舞”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神秘力量的崇拜,更象征着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在“惊尘世,悔平生”一句中,诗人则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惆怅,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通过对母亲的劝导与醉归时的长生经书,体现出对亲情的眷恋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现了对生活的重新审视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凭月携箫”中的“箫”指的是哪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龙啸、鸾舞”象征着什么?
“醉归时手授丹经”中的“丹经”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