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留别仲咸》

时间: 2025-05-04 03:39:46

诗句

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

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

唱和诗章收拾取,两家留与子孙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46

原文展示:

留别仲咸 王禹偁 〔宋代〕 二年商岭赖知音,惜别难藏泪满襟。 头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话拔茅心。 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 唱和诗章收拾取,两家留与子孙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商山两年,多亏有知音相伴,离别时难以掩饰泪水满襟。头发白了突然失去了攀桂的伙伴,道义消逝不要再提拔茅的决心。科举名次偶然与同年相同,深厚的交情都源于被贬官的经历。收集整理我们的唱和诗篇,留给两家子孙吟诵。

注释: 字词注释:

  • 商岭:指商山,位于今陕西省商洛市。
  • 知音:指仲咸,诗人的朋友。
  • 攀桂:比喻科举考试。
  • 拔茅心:比喻坚定的志向。
  • 科名:科举考试的名次。
  • 同年: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 谪宦:被贬官。

典故解析:

  • 攀桂:出自《晋书·郤诜传》,郤诜以桂树枝比喻科举考试。
  • 拔茅心: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比喻坚定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此诗是他在被贬商山期间,与友人仲咸分别时所作。 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直言进谏被贬至商山,期间与仲咸结为知音。在离别之际,感慨万分,写下此诗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首联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时的悲痛。颔联通过“攀桂伴”和“拔茅心”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科举和志向的失望。颈联回顾了与友人的深厚交情,源于共同的被贬经历。尾联则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的诗篇能被子孙传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直接表达了离别时的悲痛,泪水难藏。
  • 颔联: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和志向的失望。
  • 颈联:回顾了与友人的深厚交情,源于共同的被贬经历。
  • 尾联: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的诗篇能被子孙传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攀桂伴”和“拔茅心”,形象生动。
  • 对仗:如“科名偶得同年分,交契都因谪宦深”,工整有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情和离别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岭:象征着被贬之地,充满艰辛。
  • 攀桂伴:象征着科举考试的伙伴。
  • 拔茅心:象征着坚定的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攀桂伴”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的伙伴 B. 坚定的志向 C. 被贬官的经历 答案:A

  2. 诗中的“拔茅心”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的伙伴 B. 坚定的志向 C. 被贬官的经历 答案:B

  3. 诗中的“同年”指的是什么? A. 同一年考中科举的人 B. 同一年出生的人 C. 同一年被贬官的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村行》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与王禹偁的其他离别诗作对比,如《送仲咸》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他的离别情感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可以全面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王禹偁诗集》:收录了王禹偁的全部诗作,是研究他的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发剡中石城寺 虎丘寺赠渔处士 悼亡二首 新月 别牛郎中门馆 灵岩寺 喜张濆及第 吕校书雨中见访 汾上宴别(一作许浑诗) 寄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包含矿的词语有哪些 焚舟 凉汉 戛然而止 一字旁的字 厚味腊毒 隹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渭浊泾清 净结尾的成语 虎冠之吏 竞选 十字旁的字 无所忌惮 素队 包含埒的词语有哪些 立忠 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