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9:51
送韩子云捡正将漕江东二首
作者:杨万里
名下得佳句,梦中哦半生。
未逢心已契,相见眼偏明。
复此匆匆别,苍然惘惘情。
非关风外树,侬自作离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韩子云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说自己在梦中吟咏着美好的诗句,仿佛已经经历了一生。虽然未曾谋面,但心灵却早已契合,一见如故。即使匆匆别离,心中仍然感到惆怅与迷惘。这种离愁并不是因为外面的风吹动树木,而是自己内心所发出的离别之声。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梦中哦半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浸润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那种未见而心知的特殊情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人生与友情,常借景抒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但文人之间的友谊依然深厚。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之情,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
杨万里的《送韩子云捡正将漕江东二首》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离别时的惆怅。开头两句“名下得佳句,梦中哦半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仿佛在梦中与友人共度时光,这种灵魂的契合让人倍感亲切。接下来“未逢心已契,相见眼偏明”,则描绘了尽管未曾相见,心灵却已相通的奇妙感觉,这种深厚的情感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在最后两句中,“非关风外树,侬自作离声”则突出了诗人的情感深度。离愁并非外界因素所致,而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显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远,情感真挚,极具感染力,读来令人动容。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与离别时的无奈,展现了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灵契合,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思考和感慨。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中“未逢心已契”表达了什么含义?
“非关风外树”意指: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同一主题下展现的情感差异与艺术风格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