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至荆公墓》

时间: 2025-07-30 20:33:20

诗句

野老从余话,文公在半山。

蹇驴追不及,落日寺深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33:20

原文展示:

至荆公墓
作者: 周文璞〔宋代〕

野老从余话,文公在半山。
蹇驴追不及,落日寺深关。

白话文翻译:

在山野中,一位老者跟我谈起,文公的墓在半山腰上。
蹇驴追赶不上,落日时分寺庙在深山的关口。

注释:

  • 野老:指山野中的老人,代表着当地的村民或居住者。
  • 文公:指春秋时期的文公,即晋国的国君,通常指的是晋景公。
  • 蹇驴:蹇,形容驴行走缓慢,追不上的意思。
  • 落日:指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 寺深关:寺庙在深山的关口,表示地理位置的偏僻与闭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文璞游访荆公墓时,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悟。诗中通过与野老的对话,传达出对文公遗志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

诗歌鉴赏:

《至荆公墓》是一首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的开头,"野老从余话",一语道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接着提到文公的墓在半山,既说明了文公的地位,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文公作为历史人物,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墓地的选址更是与周围景色的融合,表现出一种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诗的后两句,"蹇驴追不及,落日寺深关",则营造了一种迟暮的意境。蹇驴象征着缓慢和无奈,暗示着人们对历史的追寻虽有心无力,而落日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给人以一种苍凉而又深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追索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老从余话:与山野中的老人对话,表明诗人与自然人的亲近。
  2. 文公在半山:文公的墓地位置,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积累。
  3. 蹇驴追不及:暗示追寻历史的困难,表现出一种无奈。
  4. 落日寺深关:夕阳的意象,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觉,寺庙在深山,象征着人们对历史的向往与追寻。

修辞手法:

  • 对比:蹇驴与落日的对比,表达了人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感。
  • 象征:文公的墓象征着历史的积淀,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人们对历史的追寻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文公墓的描写,探讨了历史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自然中反思历史,突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老:象征着自然与乡土的智慧。
  • 文公: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着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 蹇驴: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追寻的无奈。
  • 落日:时间流逝的象征,暗示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晋景公
    • B. 唐太宗
    • C. 宋理宗
  2. 诗中“蹇驴”最能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自信
  3. 诗的背景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乡村生活
    • B. 历史人物
    • C. 自然景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至荆公墓》均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庐山谣》更多地集中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至荆公墓》则通过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雨不止郑丈作诗次韵 九日有感 秋游石湾二首 其二 秋游石湾二首 其一 春阴 辛巳陈世崇来访说偈 山行 哀高永年战没 咏风 至日示舍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注 翠色欲流 琼台玉宇 默成 藕断丝连 箪笥 降开头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大吹大擂 黑天半夜 行字旁的字 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朝闻夕没 支字旁的字 贽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