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行》

时间: 2025-04-28 08:51:34

诗句

高眠白石爱松声,小犬频来掉尾迎。

山缺恰看茅屋补,云归忽断柳桥晴。

迷途好记临溪树,冒险重题峭壁名。

偶共老翁谈往昔,为言桑海几回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1:34

原文展示:

高眠白石爱松声,小犬频来掉尾迎。
山缺恰看茅屋补,云归忽断柳桥晴。
迷途好记临溪树,冒险重题峭壁名。
偶共老翁谈往昔,为言桑海几回更。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山上,我恬静地躺在白色的石头上,倾听松树的声音,小狗时不时跑来摇着尾巴迎接我。
山的缺口正好可以看到茅屋的修补,白云归去时忽然切断了晴朗的柳桥。
迷路时,临近溪边的树木让我记住方向,冒险时在陡峭的山壁上重写我的名字。
偶尔和一位老翁谈起往事,他说桑田变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几次。

注释:

  • 高眠:高高地躺着,指在山上休息。
  • 白石:指白色的石头,象征自然环境的清幽。
  • 松声:松树的声音,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掉尾迎:小狗摇尾巴迎接,形象生动。
  • 山缺:山的缺口,视野开阔的地方。
  • 茅屋:用茅草盖的房屋,象征乡村生活。
  • 云归:白云归去,给人以变化的感觉。
  • 柳桥:柳树掩映的桥,象征田园风光。
  • 迷途:迷路,象征在生活中的困惑。
  • 冒险:走出舒适区,挑战自我。
  • 老翁:象征智慧与经验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奕庆是清代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山行》创作于作者游历山林之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与小狗的互动、与老翁的谈话,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山行》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和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诗作。开篇以“高眠白石”描绘出清幽的山中环境,诗人恬静地躺在白色的石头上,享受松树间的自然声音,展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随着“小犬频来掉尾迎”,小狗的嬉闹让诗歌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温暖,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接着,诗人以“山缺恰看茅屋补”描绘出山川与人居的和谐,恰到好处的视角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存在是多么的融洽。紧接着的“云归忽断柳桥晴”则营造了一种变化和不确定感,使得自然景象在瞬息之间变换,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后半部分的“迷途好记临溪树,冒险重题峭壁名”表明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迷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挑战,而在陡峭的山壁上重写名字则展现了勇于冒险的精神。这种冒险并非盲目,而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经历中寻找自我。

最后,诗人与老翁的对话“为言桑海几回更”则以历史的变迁为背景,提醒人们珍视当下、珍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描绘中,融入了对人生、历史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眠白石爱松声:在高处的白石上安眠,爱听松树的声音,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2. 小犬频来掉尾迎:小狗频繁跑来,摇着尾巴迎接,展现了自然中的生动气息。
  3. 山缺恰看茅屋补:从缺口处可以看到茅草屋,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 云归忽断柳桥晴:云彩的归去突然切断了晴天的柳桥,暗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5. 迷途好记临溪树:在迷路时靠近溪边的树木提供了方向感,象征智慧。
  6. 冒险重题峭壁名:在陡峭的山壁上重写自己的名字,象征勇于冒险与探索自我。
  7. 偶共老翁谈往昔:与老翁谈论过去的事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8. 为言桑海几回更:提到桑田变海,象征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桑田变海”,用桑田与海的变化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小狗的行为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结构多为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恬淡、悠然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纯洁与宁静,代表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松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传达平和的心境。
  • 茅屋:象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柳桥:象征田园的美好与闲适。
  • 溪树:象征方向与智慧。
  • 老翁:象征智慧与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狗有什么特点? A. 喜欢跑远
    B. 频频掉尾迎接
    C. 不理人

  2. 诗人通过“云归忽断柳桥晴”,想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变化的无常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迷途好记临溪树”这一句中,溪边的树木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迷失的方向
    B. 提供帮助的智慧
    C. 生命的起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望岳》:通过对山的描写,表达对伟大自然的敬畏及人类渺小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意象与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梅芳近 落华,拟清真花竹深 早梅芳 梅花 早梅芳近 过秦楼 次周清真韵 过秦楼 秋扇 过秦楼 六月重入四圣祠医院作 过秦楼 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 过秦楼 观程砚秋演春闺梦有感 过秦楼 过秦楼 津门题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掖署 車字旁的字 踏故习常 雨字头的字 门字框的字 悬国 瑞应灾异 神谋妙算 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斤量 从前 众务 一痴一醒 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包含郎的成语 目眩头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