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幽居寄李秘书》

时间: 2025-04-30 01:31:44

诗句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

看尽好花春卧稳,

醉残红日夜吟多。

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1:44

原文展示:

幽居寄李秘书 几年帝里阻烟波,敢向明时叩角歌。 看尽好花春卧稳,醉残红日夜吟多。 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 昨夜前溪有龙斗,石桥风雨少人过。

白话文翻译:

在帝都多年,因种种阻碍如烟波般难以逾越,我敢于在明朗的时代敲响角声歌唱。 欣赏完美丽的花朵后,春天里我安稳地躺卧,醉心于残红之中,日夜吟咏不断。 夕阳下,杨柳的影子在地面印开,如画般美丽,寒冷的潭水中,老去的芰荷显得格外凄凉。 昨夜前溪似乎有龙在争斗,石桥上风雨交加,很少有人经过。

注释:

  • 帝里:指帝都,即长安。
  • 阻烟波:比喻遭遇重重困难。
  • 明时: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叩角歌:敲击乐器唱歌,这里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 卧稳:安稳地躺卧。
  • 醉残红:醉心于凋谢的花朵,比喻沉醉于过去的辉煌或美好。
  • 印开夕照:夕阳的影子在地面上印开。
  • 画破寒潭:形容寒冷的潭水中的景象如画般被打破。
  • 老芰荷:老去的荷花。
  • 前溪有龙斗: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 石桥风雨:石桥上风雨交加,形容环境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用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时局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他的诗风多以抒怀、寄情为主,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谭用之在长安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幽居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首联以“帝里阻烟波”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长安的困境,而“敢向明时叩角歌”则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尾联以“前溪有龙斗”和“石桥风雨少人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帝里阻烟波”:诗人以“帝里”指长安,以“阻烟波”比喻自己在长安遭遇的重重困难。
  2. “敢向明时叩角歌”: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抱负。
  3. “看尽好花春卧稳”:诗人欣赏完美丽的花朵后,春天里安稳地躺卧。
  4. “醉残红日夜吟多”:诗人醉心于凋谢的花朵,日夜吟咏不断。
  5. “印开夕照垂杨柳”:夕阳下,杨柳的影子在地面上印开,如画般美丽。
  6. “画破寒潭老芰荷”:寒冷的潭水中,老去的芰荷显得格外凄凉。
  7. “昨夜前溪有龙斗”: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8. “石桥风雨少人过”:石桥上风雨交加,很少有人经过,形容环境恶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阻烟波”比喻遭遇重重困难,“醉残红”比喻沉醉于过去的辉煌或美好。
  • 拟人:如“老芰荷”将荷花拟人化,形容其老去。
  • 对仗:如“印开夕照垂杨柳,画破寒潭老芰荷”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在长安的困境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里:指帝都,长安。
  • 烟波:比喻重重困难。
  • 好花:美丽的花朵。
  • 残红:凋谢的花朵。
  • 夕照:夕阳。
  • 垂杨柳:垂下的杨柳。
  • 寒潭:寒冷的潭水。
  • 老芰荷:老去的荷花。
  • 龙斗:比喻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 石桥风雨:石桥上风雨交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帝里阻烟波”比喻了什么? A. 长安的美景 B. 诗人的困境 C. 诗人的豪情 D. 诗人的孤独

  2. 诗中的“醉残红日夜吟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B. 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C. 对政治的关心 D. 对自然的敬畏

  3. 诗中的“前溪有龙斗”比喻了什么? A. 自然现象 B. 激烈的斗争或冲突 C. 诗人的内心冲突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谭用之的《幽居寄李秘书》: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谭用之的诗则更加细腻婉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谭用之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对唐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谭用之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雨不止排闷 照潺湲阁下池水 秋雨顿寒偶书 游南塔院 翠微堂 病起游近村 马上口占 夜闻蟋蟀 适闽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大车以载 竻竹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寸字旁的字 樱桃 痛不堪忍 巛字旁的字 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百分百 局骗 丰杀随时 玉字旁的字 闲愁万种 唧唧嘎嘎 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